《静静的西拉木沦》读后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4日07:31 邓九刚

  我读《静静的西拉木沦》,获得的是清丽、奇巧的感觉,是一种轻松美好的享受。故事是从中间开始写的,身在日本的蒙古族姑娘塔娜突然接到家里来的电报,得知母亲病重,匆匆起程返回。一路上回忆着母亲的许多往事,有些让她疑惑的事情。母亲是一个病怏怏的消沉和忧郁的人,一位草原王府的夫人。从这里入手,小说就像徐徐展开的画卷,吸引着我一点点读下去。总觉得这里边有什么事情可又说不清楚,好像是疑团薄雾飘移在眼前。不觉间一种想探究究竟的心情促使我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后来我才想明白,这正是作家技巧的设计,我中计了。这种方法产生一种魔一样的力量,使小说产生吸引力。

  塔娜在回到家乡的路上和回到家乡以后所遇到的一些事情,也是充满了蹊跷的意味,让人费解,若明若暗,迷雾重重。故事套着故事,吸引着我读下去。小说的吸引力还来自于作者纤细俏丽的文字,顺畅明快的节奏。语言赋有弹性和张力构成《静静的西拉木沦》的一大特点,简洁和跳跃的语言显得朝气十足。

  草原特有的气息使读者如临其境一般,有色彩、有温度、有细微的感觉,文字细腻而准确。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出场衔接得非常自然。老一辈的生活与年轻一代的生活在作者笔下交织在一起。忧郁寡言的夫人和王爷丈夫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给读者以某种预示。

  但是,对于一部文字只有14万字的小长篇来说,人物实在太多了。还有,关于第一女主人公塔娜的思想和情感的实际描写都很少。和塔娜演对手戏的扎鲁也是飘来飘去,差不多只是一个影子,看不清他的形象,更不知道他的情感和思想。

  把时代变革的社会主题放置在家族内部的矛盾纠葛过程中来描写,似有举重若轻的效果,设计是很好的。历史现实异常庞杂,但作者还是将一部完整的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想这恐怕正是新一代小说家与我们这辈人的区别所在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