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凖信谈《大河奔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7日07:24 田 蕾
  

  《大河奔流》是李凖创作于“文革”后期的电影文学剧本。它以李麦一家的悲欢离合为主线,通过描绘黄泛区人民解放前后20多年的生活,展示了黄河及其子孙们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跌宕起伏的内容突现在“文革”后的寂寥文坛,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谢铁骊一看到“就被它深深吸引”,随即着手搬上银幕。荒废了近10年时光的老艺术家们争相参与,影片主创团队大腕云集:李凖编剧,谢铁骊、陈怀皑执导;张瑞芳、陈强、于是之、王铁成、张金玲、王心刚、葛存壮、项堃等演员参演……影片1977年年初开始筹拍,1978年即正式上映。李凖写给师陀的一封信可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现场记录。为保持史料的完整性,特将此信全文刊出:

师陀同志:

  春节好。

  上海回来时,临行匆匆,未及告别。又让您改了两稿,实感不安。

  我十四号从郑州来北京,春节时见到段佩明、陈建平等同志,老朋友都谈到您,很怀念。他们大约都想请您写一篇悼念芝圃同志文章,不知道写了没有。

  《大河奔流》蒙您奖励,实不敢当。下集您没有看,仍有些和当前农村政策不尽吻合之处。我也很惭愧。搞社会主义不知道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平常学习太差了。

  “大河”在河南上座还好。但在北京,上海,似乎被“三笑”之类的外来片子,冲得很厉害。北京近日开电影厂长会,大家都叫苦,但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大河”再说总比“三笑”之类片,还多少深刻些,它还总是写人物,写社会的。锁国十年,一开放外国片,便“倾城倾国”,这也是一种报复。

  河南各地正开四级干部会,贯彻农村政策。有地方买牛私养,借部分地自种,我看不妨实验一下。

  五六月份可能去上海。到时再去拜访。

  问候夫人及公子好。

  李  凖

  2.21

 北京地址:西四北四条五号

  这封信传达出几点信息:一,师陀对《大河奔流》持肯定态度。师陀解放前就是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的特约编剧,解放后又担任过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他写了不少剧本,也翻译了很多世界著名剧本,在电影创作行当中,堪称名副其实的专家、大家。他的“奖励”,可视为从艺术角度给《大河奔流》做了一个很高的标识。二,李凖的自我评价也是及格的,因为“它还总是写人物,写社会的”,所以无论如何“总比‘三笑’之类片还多少深刻些”。后来他承认这部剧作“失败了”那是后来的事,而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当时的认识。无论是谁都无法摆脱他所处的时代,李凖自然也如是。三,《大河奔流》“在河南上座还好”,说明它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它反映的社会生活都得到了河南家乡的认可。尽管它仍属于“欠账”类的作品,但凭着它浓厚的生活底蕴,依然赢得了家乡人民的情感共振。四,作家在为下集“仍有些和当前农村政策不尽吻合之处”而“惭愧”,检讨自己“搞社会主义不知道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平常学习太差了”,说明《大河奔流》仍是以“紧合着时代的节拍”,“只知紧跟形势,配合运动”为创作特色及叙事切入点,作家满腔热情而缺乏独立思考,所以尽管初衷是“拿出一部同当时独霸文坛的帮派文艺不一样的变味的作品来”,但最终还是写成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生硬图解。明乎此,便不难理解李凖后来一定要用《黄河东流去》“覆盖”《大河奔流》的心情,从而感受到他自省与自我解剖的能力与勇气所表现出的道德力量和人格光辉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