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生活中去 到人民中去 锻造更多精品力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30日07:37 黄坤明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中国作协召开八届五次全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部署,总结经验、谋划思路。在此,我对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在座的委员以及广大作家、评论家、文学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八届四次全委会以来,中国作协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组织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作品扶持、中青年作家培养、文学评奖、中国当代作品翻译、网络文学引导、对外文学交流等。作协组织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各地作协、各行业作协在出作品、育人才、打基础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作家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人民,秉持崇高的文学理想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潜心创作,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作品,文学园地呈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去年,对于宣传文化战线、对于文艺界来说,留下历史性记忆的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文艺界倍受鼓舞,精神为之振奋,面貌焕然一新,热情空前高涨。大家感到,文艺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文艺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项任务繁重而艰巨。刘云山同志、刘奇葆同志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出重要部署,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文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不断开创文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做好文学和作协工作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文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作协系统各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党员干部、党员作家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还要向新的文学组织和新的文学群体延伸,带动大家一起学习,让更多人理解讲话精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学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深化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学习贯彻。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次将“四个全面”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今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并作出系统论述。这个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将为文艺工作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舞台。所以,文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必须着眼“四个全面”来谋划、来展开;文艺创作要取得突破,也必须立足这个大的背景。只有找准着力点,才能拓展新的天地,创作优秀作品。

  二是深化对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座谈会之后,文学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要在已有基础上,巩固学习成果,向更深层次拓展,着重在“全面”、“准确”、“深入”上下功夫。“全面”,就是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讲话精神。总书记的讲话从不同侧面全面论述了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既有创作的问题,也有人才队伍的问题;既有思想方向的问题,也有艺术发展的问题;既强调了文艺的使命担当,也强调要遵循文艺规律;既包含对文艺观、创作观的阐述,也有对重点环节、不良现象的剖析。只有对讲话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重要观点全面学习和系统掌握,才能“登高望远”、“豁然开朗”。“准确”,就是要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深思熟虑,体现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推进文艺工作的战略考量、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对讲话的学习,不能止于“学过了”、“知道了”,浅尝辄止,而是要真正把讲话所蕴含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理解充分、把握到位,以便更加准确地认识问题、指导实践。“深入”,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针对影响文艺创作生产的关键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讲话精神贯穿结合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出大作力作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说,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些重要论述,重申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阐明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文艺创作的决定性作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具体体现,也是产生大作力作的基本规律和必由之路。

  应当看到,现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根子都在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闭门造句非诗法”,作品不接地气,就没有了底气、没有了灵气。古今中外创作实践反复证明,精品力作、传世之作的根基必须扎在人民和生活中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广。但是社会的丰富复杂、生活的精彩纷呈,那些形形色色、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是坐在家里、酒馆里、宾馆里上上网、聊聊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体验不到的,与人民群众血肉相关的感情更不是长期坐在书斋里就能培养出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有天赋的作家,也要从生活的土壤里积累、从与人民零距离的接触中去体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一是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丰富自己。在座许多作家长期与基层的群众一同生活、一同劳动,成了肝胆相照的家人朋友,因而写出了许多充满生活底蕴、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作家应当成为生活之河的一滴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中心还是角落,无论是周边还是远方,都应当走一走、停一停;应当做人民的书记员,亲身体验,亲耳聆听,听听看看大多数人在谈些什么、想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故事。扎得久了、接触深了,从一个参观者、浏览者成为参与者、当事人,于细微处获真知,就会触摸到时代精神的脉动,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及改编的电视剧之所以打动人心,绝不是偶然的。路遥的创作始终没有离开生活的积累、基层的体验。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他做了几年的准备。为了清晰、准确地把握时代背景,路遥阅读了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以及省报、地区报的全部合订本。他深入生活的脚步遍及乡村城镇、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集贸市场,从知青、农民到机关干部、省委书记,他都去交流。他在山上放过羊,在田野里过过夜。他在铜川矿务局体验生活时,多次和工人们一起下到千米井下,和矿工们一起劳动,与矿工交朋友,无话不谈、知根知底。正因为对生活有深入骨髓的了解,对苦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对人民有休戚相关的共鸣,《平凡的世界》才这样厚重、这样激荡人心。总之,把生活的功课做足,把生活这本大书吃透,就会出真正的好作品。

  二是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发现孕育其中的筋骨、道德和温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是创作途径和创作方法,更应当成为根本的理念、深厚的感情。柳青、路遥、贾大山这些作家,把表现人民、讴歌人民作为一生追求,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我们要从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无病呻吟中解脱出来,驶入广阔的生活海洋,去了解世界的气象万千,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在平凡的人们身上发现坚强、智慧、乐观,看到他们在艰难中的奋起、面对挫折时的信心、在压力面前的铁骨铮铮,从而挖掘更多真实可贵的美好故事,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用真情传递大真大爱,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让文学成为人生前进的灯塔、心灵上升的通道。

  三是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锻造精品力作。今天,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丰富的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值得书写的生活如此之多。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多出优秀作品紧密结合起来,以时代的发展变化为蓝本,推出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尤其要大力倡导和扶持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离人民最近、最受人民欢迎。一个时期以来,凌空蹈虚、胡编乱造的文学作品比较多,文学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反映现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需要。比如现在,我们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已经达到2.7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这些人在城市里奔波劳作,却把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遥远的故乡。他们中间每天都发生着曲折跌宕、令人感慨、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些人生际遇要比凭空杜撰的故事生动一百倍。他们悲欢离合的命运、他们的坚忍乐观,需要有更多的作家来反映、来弘扬。凝重沉实、拨动情感、启迪人心的大作力作,很有可能从这里喷薄而出。这些务工人员的生活只是众多“中国故事”的一个侧面。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倡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抓好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真实生动地反映当下人民的生活。

  为了倡导作家艺术家走与生活结合之路、走与人民结合之路,让创作始终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去年底,我们在文艺界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国作协及团体会员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广大作家积极响应、热情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很多作家表示,走出书斋、走进群众,拓宽了创作视野,打开了灵感闸门,消除了感情隔阂,对生活的把握更全面,认识也更深入了。今年,要把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引导作家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内心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变“要我下去”为“我要下去”。鼓励和支持知名作家带头下基层、带头深入生活,发挥表率作用。健全深入生活的长效机制,提供切实保障,使作家能够蹲得住、扎得深,有收获、不吃亏。

  今年,还要紧紧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作协为此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沉淀了一批好的选题。要本着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三、与时俱进地更好发挥新形势下的桥梁纽带作用

  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学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凝聚广大作家、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中担负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的蓬勃兴起,文艺工作的内容、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和队伍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学创作、传播、消费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既给作协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文学同其他文艺门类有所区别,个体性很强,需要一个个作家能动性和创作天赋的发挥,才能涌现好的作品。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作家的工作,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中国作协及各地、各行业作协,要牢固树立为作家服务的观念,充分发挥优势、履行职能,积极探索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想方设法多为作家创作提供条件,营造有利于文学创作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权益保护,让作协真正成为文学工作者之家。

  近年来,民间文学社团、网络文学社群大量涌现,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的文学群体十分活跃。这些新的作家组织和群体数量巨大、年轻、有活力,他们中间蕴藏着很巨大的创造能量,其中一些人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文学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创作情况如何,不仅影响文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年青一代人的思想走向和精神面貌。引导、团结、吸引好这支队伍非常重要。新的一年,希望中国作协以更为开阔的胸襟、更为高远的眼界、更为创新的思路,把吸引团结新的作家群体作为突破口,延伸联系手臂,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把更多优秀的青年作家、网络作家、业余作者吸纳到作协的大家庭来,成为文学创作的生力军。

  同志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火热的生活召唤着作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推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同志在中国作协八届五次全委会上的讲话摘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