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一团火” 温暖战士心——赴基层部队演出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3日07:11 莫永鹏

  去年11月,我跟随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组织的“一团火”演出队到基层部队演出,从官兵们的一阵阵掌声、一声声祝福、一幕幕感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价值所在,更加坚定和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本次任务的地域范围横跨湖南、湖北、广西三省,历经21天,转战13个城市,行程上万公里,总共演出34场。场次类型、人数各异,有的是仅有几个人的小哨所,有的是上万人的大场次,有时三省46个通讯点同时通过视频直播收看现场节目……不管人多人少、环境优劣,我们都一如既往用最饱满的状态、最真挚的感情,送去我们最深情的慰问。队员唐小雨在行程中身体不适多次呕吐,但都能坚持把杂技《转毯》完美展现;文工团歌手丁越喉咙咳血仍坚持放声高歌;歌手蔡靖在身体严重不适时坚持演唱,节目结束下场后晕厥过去……每个人都尽力把节目的最高水平呈现给观众,大家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一团火”演出队秉持“行走一辆车,吃饭一张桌,演出一台戏,送去一片情”的服务宗旨,演好每一场节目,受到广大基层官兵的喜爱。

  每次下部队演出,我们的杂技节目都备受欢迎,常听到官兵们说,杂技是无可替代的。广西某边防团领导看完我表演的杂技节目《传棒》和球技后感叹道:“以前我们的战士总感觉自己已训练得很精了,但今天看到你们杂技的表演水准,非常惊叹。你们在艺术上追求极致的好作风,是战士们学习的榜样。”到不同地区执行任务时,必到当地的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是我们“一团火”演出队的传统,更是一次洗礼、一种传承,传承的是英烈们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驻守在涠洲岛上的某海防团战士,长时间都出不了岛,枯燥的生活需要强大的毅力支撑。该团有个炊事班的班长,又黑又瘦,上岛几年从未离岛。去年底,他交了退伍报告,4天后就要离岛。海防团领导舍不得这个优秀的老班长,多次做工作挽留。那天半夜,我们为没能观看演出的炊事班加演了几个小节目,这名班长观看完炊事班专场演出后激动不已,转身对海防团政委说出:“政委,我不走了……”那个瘦小的身影,我忘不了,他让我认识到我们文艺兵肩上的责任。

  对于军队文艺工作者来说,只有深入基层,贴近官兵,吸取养分,多接地气,作品才能有生命力。我团去年新创的剧目《破晓》,就是在为特种兵大队官兵服务中,以特种兵刘珪的事迹为蓝本编排的大型杂技情景剧。这是首部让杂技演员张口说话并能传达精神信息的剧目,得到了军内外专家与官兵们的高度赞扬。该剧创作灵感取之于官兵,服务于官兵,在让官兵享受精湛的杂技和美轮美奂的现场效果的同时,发挥了激励官兵、感动官兵的作用。这个剧目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我们今后创作的方向。每当我想起山里的老班长、海岛上的守护者、边界线上的巡逻兵、训练场上的战士……我就更加深刻领悟到下基层是为了什么,该做什么。虽然我们与基层官兵工作不一样,战场不一样,但我们的职责是一样的,我们的梦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多学学那些基层战士们,学习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他们带去“一团火”的快乐,送去“一团火”的热情,传递“一团火”的温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