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承铸荣光 强军征程谱华章
——2015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述评
庄重大气的舞台上,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与鲜红的八一军旗交相辉映,仿佛传递着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无数先烈与前辈们的功勋与荣光。
雄壮有力的混声大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拉开了2015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的序幕。整台音乐会分为四个乐章:烽火岁月、战士情怀、红色记忆、胜利前行。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以及新创作的激荡人心的歌曲,将观众的思绪代入到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代入到洋溢着乐观精神、豪情满怀的青春年华,代入到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边关哨卡,代入到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强军征程。优美的旋律萦绕在耳畔,不仅仅是怀旧与回忆,更有穿透历史的感怀与铭记;跳动的音符敲击着胸膛,不仅仅有激越与抒情中的荡气回肠,更有激发热血、震撼人心的意志与力量。
烽火岁月唱豪情
第一乐章“烽火岁月”选取了《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保卫黄河》《神圣的战争》《战斗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见吧,妈妈》这几首经典歌曲,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等不同历史时期艺术性地概括与表现出来。几首歌曲在编排组合上,既注重选择曲目的代表性,又在整体曲调上将欢快与激越相交织,威武雄壮与柔缓抒情相协调,给人以舒畅悦耳的听觉感受,带来动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曲调欢快风趣、散发着生活气息的苏区红色歌谣《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把观众的思绪引入到那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抚今追昔,“品咂”“红军饭”不仅有历史的代入感,更在历史的回望与对比中,感受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歌曲演唱中的变奏部分呈现出深情的抒情效果,给人以心灵的温暖与净化。
《保卫黄河》是抗战军民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在观众心中有特殊的分量。当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起来,铿锵有力、激越雄浑的歌声唱出来,一股一往无前的力量仿佛在汇集与生成,此起彼伏的合唱与轮唱一浪高过一浪,排山倒海的气势显示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配合演唱,舞台背景墙上打出了气贯长虹、奔腾咆哮的黄河图景,以及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筑抗日长城的雕塑。立体多维的舞台效果衬托着丰富精致的声部变化和直击心灵的动情演唱,烘托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英勇无畏的气概。
领唱与合唱《战斗进行曲》是经典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中的插曲,音乐形象鲜明,曲调欢快、富于幽默色彩,表现出机智勇敢的年轻士兵的战斗豪情。“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这样一首以战士口吻表达必胜信念的歌曲,区别于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以“青春派”和“土特鲜”的风格,显露出质朴亲切、轻快活泼的艺术质感。
合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同样是传唱度很高的一首经典战歌。它以激动人心的进行曲调,展现了志愿军将士斗志高昂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
与前面几首战歌不同,《再见吧,妈妈》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歌曲。歌词以人性化的视角深入战士的心灵,将战争中真实的母子亲情渲染与烘托出来。歌曲的主题有关别离与难舍之情,但更表达了意境深远的爱国之情。晚会中的演唱与编配运用了现代元素,使歌曲在怀旧色彩中更具时代感。
这几首歌曲都深深烙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熟悉旋律的流淌铺展,唤起观众历史的记忆,脑海中仿佛涌现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战斗画面。当拂去历史的烟尘,散尽炮火与硝烟,久久萦怀于内心的,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是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忠诚与热爱——这正是烽火岁月沉淀与留存的宝贵财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烽火岁月”这一乐章,演唱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著名歌曲《神圣的战争》具有特定的含义,并呈现出激荡人心的艺术表现力。富有力度的合唱与交响乐伴奏浑然一体,仿佛发出了令人震撼的轰鸣,“让正义的愤怒像巨浪滚滚沸腾”,那歌声充满了正义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穿透心灵的歌声使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理共鸣,禁不住热血沸腾。现场乐队指挥的动作中更辅以拳头的紧握与挥动,一次次将歌声推向高潮。勿忘历史、无惧牺牲、珍爱和平——一首经典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是超越国界的,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战士情怀写兵心
晚会第二乐章“战士情怀”以一组新中国成立以来抒发将士内心情怀的歌曲,聚焦兵心兵情。歌曲营造的充满现实生活气息、流露着真情的情境与意象,真切表达了新中国军人听党指挥、从军报国、牺牲奉献的品质与精神。
男声独唱《真是乐死人》是生动诙谐的叙事歌曲,“叙述”了新入伍战士一波三折的参军经历,表达了参军入伍的自豪之情。这首宣传1955年我国推行义务兵役制的老歌,在当时几乎是“必唱”歌曲,许多老首长和军人就是听着这首歌参军的。风趣的演唱、轻松的曲风、熟悉的旋律,将观众带入欢乐的情绪与共鸣中。晚会中运用了表演唱形式,配合手风琴演奏,既渲染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以青春气质和活泼欢快的旋律,烘托起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配合表演,大银幕上出现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小战士身上穿着新军装,英姿勃发,脸上挂着纯净的微笑,流露着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喜悦。整个节目设计展现出透过时光记忆的温暖人心与亲切动人。
同样刻画入伍之前的情形,男声独唱《当兵前的那晚上》则描写了新战士入伍前夜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歌词朴实无华但传递了真切细腻的心理活动。一轮明月下,父亲对儿子谆谆叮嘱的情景温馨感人。不同于50年代的“真是乐死人”,年轻的“90后”士兵参军入伍,他们肩负着父辈的嘱托、肩负着强军兴军的梦想。歌曲以明快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时代感的歌词展现出青春励志色彩。
女声独唱《战士第二故乡》及合唱《小白杨》都歌颂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为祖国奉献青春的高尚情怀。无论是远离祖国大陆的“东极岛”,还是北疆塔城的巴尔鲁克山,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都阻挡不了战士们乐观的情怀和对祖国深深的爱。无论是“搬起石头、修起营房、栽上松树、放牧牛羊”,还是呵护着哨所旁的小白杨,都可以感受到士兵的情怀被具体意象化,对周遭自然环境的改造就是战士们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的体现。《战士第二故乡》抒情的演唱中,背景画面呈现出满天星斗、晨曦朝霞,四面环水的小岛上,那迎风招展的国旗始终鲜艳夺目,喻示着战士心中坚定的爱国之情。脍炙人口的《小白杨》诞生30年来,其刚柔相济的曲调、傲然挺立的艺术形象,包含着战士的柔情与豪情,象征着军人的风骨与精神,激励了多少年轻士兵守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赤子之情。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战士情怀是那样纯净美好,又是那样浓烈深沉。
女声对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藏族与彝族演唱者以饱含深情的演唱,抒发了对党的恩情的赞颂。大银幕上出现雷锋的照片,表达在党的光辉哺育下,共和国年轻士兵的成长,党所给予的新生。
领唱与合唱《将军下连当列兵》抒发了老将军“心如老骥常千里”的壮志与情怀。回到练兵场,戴上列兵的肩牌,将军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伟大的时代激发老将军的豪迈,将军与列兵连着军人的血脉。高亢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军人血性与光荣传统的接续与传承。
合唱《当那一天来临》是战斗精神队列歌曲中最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首,进行曲式的曲调仿佛使人听到了催征的战鼓声,充满“战味”和“兵味”的演唱,表现了威武之师牢记使命,为了祖国勇敢前进的高昂士气。
这一乐章中既有壮志雄心、直抒胸臆的大情怀,也有嘱托叮咛、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家事国事总关情。一首首抒发真情的歌曲,展现了共和国将士美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心系祖国、心系国防、甘于奉献的无私大爱和崇高境界被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出来。这几首广为传唱的歌曲都来源于生活,经过创作者深入生活的体验,携带着浓浓的现实生活气息,具有质朴亲切、熨帖心灵的艺术感染力,因而能够真切传达战士们的心声,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感动。
红色记忆谱丹心
第三乐章“红色记忆”选取了一组经典民族歌剧的唱段,以情景演绎的方式,配合小型民乐队的伴奏,带来富于变化的审美感受,使交响音乐会更显艺术的观赏性。《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刘胡兰》《江姐》都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典范。这些歌剧中的革命历史题材赋予作品红色基因,彰显民族气节;令人难忘的女性主人公形象传递着英雄的魅力和女性的美丽;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饱含浓郁的民族韵味,带来历久弥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晚会中这些优美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氛围、生动传神的主人公形象、声情并茂的演唱,一次次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戏剧情境。《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在水天一色之中,蓬蒿茂密、荷花朵朵,一只小船在水面上缓缓划行。革命的信念、对党恩情的赞颂都融进了鱼米之乡的美景之中。抒情甜美的歌声唱不尽对家乡的赞美和对党的热爱。《党的女儿》选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表达了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井冈翠竹、男女声对唱带来悦目悦耳的审美感受。《刘胡兰》选段“数九寒天下大雪”,在纷纷扬扬的雪景中,一身红装的胡兰子活泼可爱,尽情抒发着迎接胜利的喜悦之情。民族打击乐在此选段中增添了喜庆欢快的色彩。《江姐》选段“绣红旗”和“红梅赞”是传唱不衰的经典,动人心弦、绕梁萦回的旋律中,无数革命者如傲骨红梅的精神和品格被深情讴歌。
韩英的英姿飒爽,刘胡兰的青春洋溢,玉梅的成熟端庄,江姐的大气稳重——这一组经典民族歌剧中的女性革命者细腻与刚毅并融,坚贞与柔情交织,优美的旋律与动听的演唱共同塑造了鲜明美好的形象,在情景交融与情感的升华中,传达出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胜利前行续征程
第四乐章“胜利前行”中的作品全部是新创作的,充分表达了全军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指挥,正本清源、革弊鼎新,踏上强军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豪迈情怀。
女高音《梦之歌》与诗朗诵《梦想照亮征程》将女高音演唱与诗朗诵相结合。构思新颖的组合让空灵的梦幻色彩与凝重的现实风格相交融。女高音演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梦幻星空的背景下,无词的吟唱,旋律优美高雅,那悠扬清脆又似遥远缥缈的风铃声,伴着时而抒情时而华丽的行腔运声,给人以辽阔的冥想空间,营造出深邃博大瑰丽的梦幻意境。诗朗诵则以大气磅礴的气势、恢弘震撼的诗句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与屈辱、革命与抗争作以高度的艺术凝练与概括。对应于“无字梦幻”的吟唱,诗朗诵荡气回肠的抒情咏怀,将历史与现实,誓言与信念,光荣与梦想,融入波澜壮阔的征程,融入万众一心向前方的豪情。在女高音演唱和诗朗诵的交织交响中,作品由空灵渐趋雄壮,由梦想出发迈向光明和希望。背景银幕的星空渐变出辉煌金色的光芒,在充满力量的高潮中,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意志被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女声独唱《跟着你》以优美抒情的演唱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跟着党,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气概。领唱与合唱《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以令人振奋的曲调表达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正本清源、重整行装再出发,勇担责任和使命的昂扬斗志。
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大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嘹亮歌声中结束。
整台音乐会构思严谨、结构精巧、选材恰当、风格大气。无论是经历岁月淘洗的经典,还是奋发向上、豪情满怀的新作,优美的旋律都与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紧密相连;与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薪火相传紧密相连;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交响合唱音乐会在高雅中彰显着正义,在动情中散发着正能量,唱出了战士的责任使命、理想信念,奏出了弘扬中国精神、鼓舞各族人民斗志的雄浑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