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歌舞团——
精品佳作优先奉献基层
2015年,作为总政直属的“窗口”和“排头兵”单位,总政歌舞团一手抓为兵服务演出,一手抓业务训练,促进演员业务能力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基层官兵服务、为提高和巩固战斗力服务,是总政歌舞团的神圣职责。该团每年下部队慰问基层官兵演出都在100场以上。2015年,他们在总结去年下部队慰问演出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下部队服务活动,把为兵服务向深度广度拓展、战线拉长,提高慰问演出质量和效果,拓宽为兵服务方式和渠道,特别是要把他们最新创作的精品佳作在第一时间奉献给广大的基层官兵。此外,他们还将在下部队慰问演出间隙,组织一线主要演员、优秀年轻演员和基层官兵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等活动,充分发挥文艺的特殊作用,鼓舞基层官兵训练热情和士气。
2015年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该团将借此机会重点打造、向社会推广精品红色舞剧《铁道游击队》。去年,该团新创作了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列兵》和歌舞诗《十二月恋歌》。该团不仅面向基层部队,给官兵送去最好的精神食粮,还将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推出他们最新的作品。同时,他们深入抓好以抗战为主题的合唱音乐会《黄河大合唱》创作排演,整合优秀节目,推出一台高品质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周 矛)
总政话剧团——
为“兵者”演好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一强军目标,2015年总政话剧团坚持把为兵服务放在首位,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用多种艺术形式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为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启发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总政话剧团计划于3月15日至4月8日,拿出2014年度大戏《兵者·国之大事》在解放军歌剧院为驻京部队官兵、机关、老干部、文艺团体进行慰问演出。为让更多的基层官兵看到该剧,在京演出结束后,总政话剧团计划组织该剧从4月14日起,赴各大军区慰问演出。目前,该剧在京已演出67场,引起强烈反响。已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全军文艺会演剧目一等奖,全国戏剧文华奖话剧金狮奖、中国话剧表演“学院奖”优秀剧目奖,被军内外专家誉为“当代军旅戏剧的精品力作”。
让官兵们看上戏、看好戏是话剧团的任务与使命。在话剧《兵者·国之大事》慰问演出期间,总政话剧团还将组织演出小分队,将近年来新创作优秀小品奉献给广大的基层官兵,为部队官兵送去欢笑。团里著名笑星郭达、孙涛、邵峰等都将登台演出。
在以往的下部队慰问演出中,总政话剧团在演出间隙利用团里名人名家为基层文艺骨干举办艺术讲座、创作辅导、互动交流,受到了广大官兵的喜爱和好评。他们将坚持这一传统,继续用各种形式为官兵带去文化盛宴。(王本福 王梦欢)
总政歌剧团——
高雅艺术倾情服务军营
2015年,总政歌剧团坚持聚焦强军目标,贴近部队实际,突出反映军营火热生活,突出军味兵味战味,突出面向基层,服务部队,将全年定为“为兵服务年、剧目创作年”,即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兵服务和剧目创作上。
该团已连续多年开展“高雅艺术进军营”活动,受到基层官兵的热烈欢迎。今年,他们将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开展高雅艺术进军营综合服务活动,拟于下半年分两次组织部分小型管弦乐演奏歌剧精品片段等节目,组成一台强军主题鲜明、表现形式丰富、艺术品位高雅的综合节目赴基层慰问演出。同时,他们将开展高雅艺术普及讲座、邀请军内外书画名家随演出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作、为业余文艺演出提供舞美服务及技术传授。
剧目创作是该团一项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一是创作演出一部抗战题材歌剧。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将紧紧围绕抗战题材,立足本团、依托全军,充分借助军内外的创作力量,推出一部讲述抗战历史的精品力作。二是修改打磨歌剧《导弹司令》。该剧在第一轮演出中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为提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们将对文本及音乐进行精心打磨修改,并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验收,使该剧真正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黄志凡)
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你的欢笑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祖国最东端的“东方第一哨”,到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从三江平原的万亩大粮田,到广袤无垠的科尔沁大草原;从林海茫茫的大小兴安岭,到风光无限的长白山脉……从初秋到寒冬,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组织两支文艺小分队,怀着战友间最真挚的浓浓情谊,跨林海、翻高山、过草原,深入到陆军第16集团军所属部队和黑龙江省军区边防一线数十个哨所、连队进行慰问演出,丰富和活跃了基层部队的军营文化生活,凝聚起推进强军实践的正能量。
辽阔的黑龙江边防线绵延数千里,人烟稀少,戍边官兵渴望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就像孩子盼过年一样。
“战友们,你们好吗?大家不要那么拘谨,我们就是为你们送欢乐来了,你们的欢笑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演出一开始,文工团团长、主持人黄晓娟一走上台,一声声情真意切的问候,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官兵们的心田,激起台下战友们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演出渐入佳境,节目越来越精彩。歌曲、快板、脱口秀、小品等一一呈现,令官兵们如醉如痴。在声乐节目方面,该团组织业务素质强的演员在为官兵演唱他们喜闻乐见的《开心中国》《好运来》《我是一只小小鸟》等流行歌曲的同时,也演唱了《当兵前的那个晚上》《在和平年代》《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等官兵热捧的军旅歌曲,并在演唱中与官兵展开互动。在语言类节目方面,他们选择了一批最新的原创节目。比如,反映新时期官兵关系的韵白剧《战友情》,为军区勤廉兼优颁奖晚会创作的小品《姑娘·姑爷·丈母娘》,为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创作的小品《黄海魂》,反映官兵生活的喜剧类作品《龙兄虎弟》,快板书表演《旅途奇遇》等等。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轻松幽默,深受基层官兵的欢迎和喜爱。
巡演中,特招入伍的知名演员郭旺,以独具个人艺术魅力的脱口秀表演,把他的“搞笑”发挥到了极致,受到了官兵们的追捧。笑话、二人转、模仿秀、歌曲,他信手拈来。特别是他把文工团小分队慰问演出的故事编入到了二人转节目《小拜年》之中,令人耳目一新。“文工团慰问小分队呀,来到了战友们中间呢,给战友们送欢笑啊,战友们心喜欢呢……”这些极具东北乡土风情的二人转唱段,每次都能把演出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郭旺还充分发挥从艺20多年的舞台驾驭能力,调动现场官兵齐声高喊来自军营的最强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你们是我们基层官兵心中最亮的‘星’!”这是边防某部一位干部写给文工团感谢信中的一句话,代表了北疆军营基层官兵的共同心声。 (王洪峰 杜善国 李祥辉)
武警部队政治部文工团——
为驻京闽粤部队官兵演出
“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这一刻,“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号令在这里震天响;“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的豪情壮志在这里奔涌激荡;文艺战士“为兵服务”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在这里传扬。
武警部队政治部文工团以提振军心士气、凝聚胜战心气、激荡强军志气为服务宗旨,近日先后组织173人次分3支慰问分队,赶赴武警北京市总队、广东省总队、福建省总队及武警部队司令部直属支队等29个单位,慰问演出47场,29600余人次观看了演出。
此次演出中,全体演职人员以精彩纷呈的演出节目和精益求精的服务标准,最大程度地发挥军旅文艺的战斗功能。歌曲《就为打胜仗》《当那一天来临》、小品《光荣花》、舞蹈《刀锋》,激励官兵苦练打赢本领;歌曲《我把班长的都它尔弹响》《当兵光荣》表现了铁血男儿的真情;小品《芙蓉树下》《女兵木木》表现了朝气蓬勃的新兵生活;男子群舞《士兵与枪》在厚重豪迈的音乐旋律中,传递着张力十足的动感与雄浑之美。官兵们在一次次侧耳聆听中、一次次注目凝视里,深刻感受着肩负的忠诚使命和神圣职责。青年歌唱演员李琼在武警广东省总队一场慰问演出中,看到即将退伍的老兵,不由得想起自己的老班长,她亲切地与战士们聊起十几年前那一次五公里考核:“那天我刚好发烧,班长用她瘦小的身体拖着我跑完全程。她那一句‘为了荣誉’,永远激励我为士兵的荣誉歌唱。”赴粤东慰问演出小分队提出“宁愿少吃一顿饭,也要多演一场”的口号,赴北京周边慰问演出小分队派出了81人的强大阵容,赴福建慰问演出小分队走进深山步行前往某哨所只为一名战士演出。声乐演员江涛每到一处都提前走台试音,确保每一场演出都是完美呈现;相声演员邹德江每场演出上场前都在后台打磨台词,努力加入新的情境和元素,使演出更贴近驻地官兵的生活;舞蹈演员张丁允在一次表演中因水泥地面不平一个滑跪磕破了膝盖,当时皮肉翻起,但她没耽搁一场演出。演员们就是这样用一个个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节目激励官兵,在官兵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中,在战友们震耳的欢呼声中传递温暖和力量。(银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