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跑过罗湖桥》:童思·童情·童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5日07:18 周思明

  近日,儿童电影《跑过罗湖桥》在全国上映。该片由儿童文学作家苏曼华编剧、深圳米伦文化传播公司出品,可谓是一部纯正的“深圳创造”。影片以小主人公新仔的生活及学习为主线,反映一桥之隔的深港两地教育模式差异对小主人公成长及思想的双重影响;以新仔波折起伏的命运以及来自身边同学朋友的各种关爱为线索,讲述了新仔如何面对生活磨练,从一个不懂事的小毛孩,慢慢成长为一个可以肩负家庭重任的小男子汉的故事。该片不仅有对少年儿童成长所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呈现,还有如何去化解这些矛盾的智慧传教,以及对当代中国都市家庭情感的深刻剖析。

  长期以来,儿童电影市场收益低,难以赢利,院线排片积极性不高的事实,导致我国儿童电影市场的长期萧条,取而代之的是价值观怪异的成人模式动漫鸠占鹊巢。对追求赢利的影片投资方来说,看好儿童电影市场的不多,创作上好剧本更是极为难求,加之制作团队、演员等创作上的制约,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愈加难见银幕。有鉴于此,剧作家苏曼华立志写出生动可看的儿童电影剧本。《跑过罗湖桥》就是一部题材生动、故事感人的好剧本。

  《跑过罗湖桥》的成功,苏曼华功不可没。由她编剧的儿童故事影片《我们手拉手》曾获多个国家级的奖项。苏曼华始终笃信,生活是艺术永远的富矿,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创作电影《我们手拉手》,她曾经从深圳坐火车到吉安,从吉安坐大巴到茨萍,再从茨萍搭上一辆个体运营的破旧面包车到下七乡采访。盘山道极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涧,如此陡的下坡路司机却毫不减速,行到半路又下起瓢泼大雨。大雨中她一个人在“下七”下车。茫然四顾,半山腰上有房屋,山水从山上冲下来,她迎着山水向上走,打伞和卷裤腿都已毫无意义。当她见到下七中学校长连国富时,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深入生活不能怕艰苦,必须真正地深入下去,你才能受到深深地触动,才能写出好东西来。”苏曼华说。为了创作《我们手拉手》电影剧本,年逾花甲的她,前后六上井冈山。

  而为了创作《跑过罗湖桥》,苏曼华从2007年初就开始到罗湖边检站深入采访,那些日子里,往往早上天还没亮,她就出现在罗湖边检站出境大厅,那里有港澳走读儿童专用通道。因为香港从幼稚园到高中都是免学费的,所以从刚上幼稚园的3岁孩童到已上中六(高三)的少男少女都不辞辛苦地奔走于这条通道上。年逾花甲的苏曼华,跟他们一起跑过罗湖桥,到元朗的一所中学体验生活。她住在那所学校一位老师家里。上午上六节课,两节连排,学习时间安排得很紧,但是课堂上轻松活泼。学生可以坐着说话,可以搞笑,正好消解了课业得沉重。家政课让苏老师很感兴趣,学生学习做蛋糕、烧麦等面点,学习缝纫和培育花卉,掌握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技能……苏曼华细细揣摩,努力挖掘发生在罗湖桥上和罗湖桥两端不为人知的独特故事,终于写出了电影剧本。

  《跑过罗湖桥》是一部“儿童”影片,但又不止于此,它还是一部都市励志影片。家长们反映,看了这部电影,孩子们渐渐会培养一颗柔软的心,冰冷的都市生活也显得有了温度。影片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让家长们知道好孩子不是打出来、骂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与当下某些打着儿童旗号实则呈现成人化思维的影视作品不同,《跑过罗湖桥》充满了童思、童情和童趣。

  我国有3.6亿未成年人,而为他们拍摄的电影极少,优秀电影更是凤毛麟角。苏曼华长期致力于为孩子们创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为全国的孩子们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的追求与付出,显得弥足珍贵。儿童的成长环境主要来自于成人世界的影响,由于儿童模仿力强的天性,常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或丑恶行为,甚至出乎成人的想象。苏曼华在创作剧本时,特别注意不让那些肮脏的、犯罪的细节出现,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表现了一个儿童影视作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跑过罗湖桥》亦为“一国两制”的鲜活见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深港关系。罗湖桥是深圳独有、举世闻名的颇具象征性的一条通道,也是改革开放前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间最早的一条通道。虽然现在这座桥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但发生在罗湖桥上和罗湖桥两端的故事,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又是深港亲情的缩影,还是“一国两制”的见证。因此,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担任该片导演的蒋国权早在电影杀青前就信心满满地说,“一部好电影一定有一个理由。这部电影主题正确,题材感人,我会用专业精神拍好这部电影。”

  党的十八大强调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跑过罗湖桥》恰恰着力表现深港亲情和人间关爱,反映一家有难各方相帮的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是一部充满了正能量的电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