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催生的零成本社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5日07:14 杜跃进

  美国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在演讲中一再重复的一句预言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等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的未来,人们可能像今天通过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一样,借助能源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能源。

  摆在读者面前的《零成本社会》,可以说是里夫金先生对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这方面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发挥。如果说21世纪注定是一个远甚于20 世纪的“颠覆的时代”,那么里夫金先生将这个时代的颠覆聚焦在了彼此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嬗变,即由通讯互联网与逐渐成熟的能源互联网、物流互联网融合而造就的物联网革命。他在新作中描绘道:“物联网将把这个集成世界网络中的所有人和物都连接起来。物联网平台的传感器和软件将人、设备、自然资源、生产线、物流网络、消费习惯、回收流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连接起来,不断为各个节点(商业、家庭、交通工具)提供实时的大数据。反过来,这些大数据也将接受先进的分析,转化为预测性算法并编入自动化系统,进而提高热力效率,从而大幅提高生产率,并将整个经济体内生产和分销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降至趋近于零。”

  二是因这种革命而日益凸显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性悖论:竞争与创新驱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和边际成本持续下降, 可是当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时,商家将无法收回投资,利益相关方也无法获得满意的利润,行业巨头会因此争取市场份额以建立垄断,阻碍“看不见的手”引领市场达到生产和消费近乎零成本的最有效模式。针对这一似乎无解的矛盾,里夫金预言,资本主义时代正在淡出世界舞台,新兴的物联网正在催生一种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经济模式:协同共享。在未来几年,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都将引进“零成本”模式。在全球协同共享模式和各经济体依赖性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类正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也日益感受到这种新的数字化技术和力量的影响。它不仅是更为便捷的工具,更是快速拓展发展空间的力量。无论是旅游、租车、零售等典型消费经济,还是金融、电信、传媒、医疗等高壁垒行业甚至一些更为复杂、高端的领域,也开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化。

  有识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联网确立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美国已明确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韩国将物联网作为三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可以说,全球新一轮物联网浪潮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竞争大幕已然拉开。中国也开始了积极的部署和行动。2011年,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培养10个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

  青铜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历史变迁的一个个节点都表明,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对于在“三期叠加”中艰难转型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将这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化作推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成为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严峻考题。我想,终极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通过“真枪真刀”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突破思想牢笼,最大限度地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生产力。

  (《零成本社会》,【美】杰里米·里夫金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