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婷娇:我来接“雷锋爷爷”的枪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29日07:07 吴刚思汗

  一

  乔婷娇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有两个,一个是冬天的老家铁岭很冷很冷,因为当时家里虽说住的是楼房,却要烧炕取暖,由于楼房比较简易,墙体不厚,保暖性差,所以每到冬天,她望着窗外的雪花,总是感觉冬天很长很长。第二个深刻记忆便是墙上挂着的两位解放军战士在驾驶室读毛主席著作的合影。其中一个是她的爷爷乔安山,一个是他爷爷的班长“雷锋”。她的爷爷总是抱着她跟她讲“雷锋”爷爷的故事,让她照着《雷锋故事》识字。每年的清明节,爷爷都带着全家去给“雷锋”爷爷扫墓。于是这个“雷锋”爷爷,一直伴随着她成长,直到考上大学。

  婷娇是她家族中惟一走入大学的孩子。可到底是何种力量,促使着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刚读了半年不到的大学,走入军营呢?“记得我上大学没多久,爷爷突发脑出血,平时很善言辞的他,一下子却说不出话来了。除了对爷爷身体的担心以外,我忽然发现爷爷已经不是照片里的那个帅小伙了,如果他真的不能再说话了,那么他与雷锋的故事又该有谁去跟大家诉说呢?岁月苍老了他,斑驳的手上又布满了针管,看上去是那么让人心疼。一想到小时候就是这双宽厚有力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教我认字带我长大,我的心就跟针扎似的。当时我既是安慰爷爷,同时也是给自己鼓劲,向他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一定接好他老人家的班”。

  接好爷爷的班,这么一句简单却分量十足的话。小婷娇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她的承诺。2009年10月,学校刚一贴出征兵通知,她就想到履行承诺的机会来了,于是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前去报名。期间的体检等环节,她每次都第一个赶到,生怕落后一点影响自己去部队,终于在那年的12月份得偿所愿,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新兵。她满怀着一个美好的憧憬,要像“雷锋爷爷”一样,干得呱呱叫。

  二

  进入部队,和她入伍前所想,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她新兵训练结束下连队,特别是分到雷锋纪念馆当解说员,与她那梦寐以求想当特战女兵,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虽然与她最初的想象差别很大,但距离她答应爷爷的承诺,却更近了。因为她现在的本职工作就是每天给别人讲述她的“雷锋爷爷”。

  雷锋精神闪耀着永恒的道德之光,雷锋纪念馆是一座神圣的精神殿堂。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都能从中发现真善美的魅力,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道德的力量。从1962年10月建馆开始,雷锋所在团就决定向社会开放,不分节假日,只要有参观的就开馆,至今已接待工人、农民、学生等国内外参观者150多万人次,成为享誉中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团队几十次外出执行重大任务,无论走到哪里,都把雷锋纪念馆建到哪里,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哪里。

  虽说婷娇对“雷锋”的了解甚于一般人,但要专业性地讲解“雷锋”,需要下的功夫还是很多的。于是刻苦的训练,从她进入雷锋纪念馆就开始了,普通话、绕口令、团队的相关历史、“雷锋”的生平事迹,对着镜子反复练表情、做手势,跟着解说班班长学习讲雷锋,一遍遍地一个人在纪念馆里练来练去。为了搞清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每个“雷锋”珍贵遗物的价值,她偷偷地加班,给偌大的纪念馆进行清洁和整理工作。因为个子矮小,遇到摆放高一些的照片,她要先搬来一个桌子,然后再搬上去一个板凳,之后再拿着抹布爬到板凳上,仔细地擦拭,下来时的动作就更难一些。她说,倒是不怕自己摔坏,总是担心砸坏了馆内的藏品。每擦到下一张照片,由于同样的原因,之前的动作就要重新再来一遍。

  一遍遍地擦,一件件地摆,刚到纪念馆的那段日子,甚至夜里做梦嘴里念叨的都是“雷锋”爷爷生于1940年12月18日……手上比画的,都是擦拭和整理的动作。经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她便熟记了纪念馆628件珍贵文物和1万多字的解说稿,可以自信独立地给观众讲解她的“雷锋爷爷”了。那段时间,她不仅瘦了好几斤,还因为经常擦拭,手上划了好几道口子,生满了冻疮。她的手虽然粗糙,明显大于她的实际年龄,但这才是一双合格女兵的手,一双漂亮女孩子的手,因为它折射了美丽的心灵。

  三

  有那么一段时间,婷娇对于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主要是不仅本职工作做得出色,比较胜任,还能创新思路和方法,用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参观者。她曾用聊星座的方式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也曾用爷爷与她共同的经历与年长者进行交流。但即便如此,她仍感觉缺了点什么,直到2010年11月。

  她在军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曾在空军服役的张义国的儿子张佩文,身患白血病,正在北京307医院急需相匹配的骨髓。”一看完这条信息,她便产生了捐献骨髓的念头。于是特意搜索相关知识,发现有的说骨髓配型过程疼痛难忍,也有的说骨髓捐献后会出现不良反应。看到这里,她有些犹豫了,于是向爷爷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爷爷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要记住你雷锋爷爷的话:‘要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学雷锋做好事,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在爷爷的支持陪同下,在单位领导的批准下,她专门请假和爷爷一起到了北京,做血型配对采集。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她配型没有成功,她难过得在医院走廊里直哭。

  不愿服输的她,随后又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呼吁,为小佩文募捐12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小佩文的经济压力。国内多家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争相报道。后来,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其他好心人的帮助下,这位中学生的骨髓配型成功,婷娇特别高兴,还多次打电话给这位中学生,鼓励他战胜疾病,早日重返校园。

  经过这件事后,她发现她的梦想和实现“雷锋精神”的传承,哪里只是把“雷锋”讲好、讲明白了那么简单?她之前的满足,还是源于她对于传承“雷锋精神”想得比较简单。若想真正履行好自己对爷爷的承诺,不仅仅是要讲好“雷锋”,还要学好“雷锋”,更要身体力行做好“雷锋”。

  在这之后,她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在沈阳军区政工网和新浪网注册了名为“雷厉锋行”的微博,适时在QQ群、微博和论坛上发表雷锋精神、雷锋故事的帖子,并针对一些网友对雷锋的误解及时进行解释和引导,组织QQ群内的成员一起搞活动。

  主动和中国文明网联系,组织广大爱心人士成立“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刚刚组建,乔婷娇就在爱心平台里看到了一篇求助帖:山东泰安有一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叫孙荥鑫,本来她自己就是一个需要别人关爱帮助的人,可她却把爱奉献给社会,虽然只活了短短的22年,但却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去世前还立下遗嘱,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被网友称为“英雄女孩”。“英雄女孩”不幸去世后,她的母亲王玉萍因为思念女儿患上了重病,家里无钱治疗,生活十分艰难。于是,乔婷娇决定与团队志愿者们和“雷厉锋行”群员共同组织一次救助王妈妈的社会公益活动。

  她与爷爷乔安山在“中国文明网”发出了“帮助好妈妈站起来”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当代雷锋”郭明义第一时间在微博里响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乔婷娇与“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的同志一起,在抚顺市第二中学、华园中学、玉成中学等学校举行了募捐活动,乔婷娇带头捐款1000元。在祖孙俩和她几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一共为好妈妈王玉萍募捐15万余元。尔后在乔婷娇的带领下,志愿团队在母亲节当天走上街头为山东泰安“好妈妈”开展祈福活动。为了让王妈妈实时地感受到大家对她的这份感情,婷娇在现场给王妈妈打了电话:“玉萍妈妈,我们正在沈阳给您做一个活动,我们收集了很多人对您的祝福,我们所有搞活动的同学们都在这儿,我们想为您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我们祝您母亲节快乐。”社会的关爱在每一个人的笑容、每一句歌声和每一束花中绽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