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的文学家园
《世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专门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重要文学期刊,1953年7月,由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前身)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创办《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为《译文》,茅盾担任首任主编。1959年,刊物改名为《世界文学》。1964年改由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7年恢复出版,内部发行一年,1978年正式复刊。
历任《世界文学》主编有茅盾、曹靖华、冯至、陈冰夷、叶水夫、高莽、李文俊、金志平、黄宝生、余中先,现任主编为高兴。
《世界文学》以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为宗旨,全面、客观地为读者展示现当代外国文学的本质面貌,着力介绍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自创刊至2014年第4期,《世界文学》已出版355期,译介1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文学作品。许多世界名家名作都是首先经由《世界文学》译介到中国的,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尔加斯·略萨的《酒吧长谈》、卡尔维诺的《不存在的骑士》、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科林斯和拉皮埃尔的《巴黎烧了吗》、比奥伊·科塔萨尔的《跳房子》、门罗的《善良女子的爱》、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