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此凉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6日07:09 陈 镭

  德国人历史性地从美洲大陆带走世界杯,这之前还没有欧洲球队能做到这一点。世界杯决赛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文化问题:德国队继承的是巴塞罗那战术,而阿根廷队队长梅西恰好是巴塞罗那队的核心,德国夺冠是巴萨的成功还是巴萨的失败?梅西的曾祖是意大利人,他自己12岁就随父母移民西班牙,梅西如果夺冠是欧洲的胜利还是欧洲的失败?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全球化。虽然各大洲球员很早就到欧洲效力,但各国国家队从未像今天一样有众多的少数族裔和侨民,这是本届世界杯的显著特征。德国从1998年法国队的成功中得到启示,逐渐引入移民球员。4年前的德国队有来自波兰、土耳其、西班牙、加纳、伊朗、突尼斯、尼日利亚、巴西的11位移民,而今天的德国队在族裔谱系上又增加了马其顿人。尽管他们多是二代移民或混血,其文化背景却影响了踢球方式,使德国的球员类型越来越丰富,不再是过去的刻板风格;相对底层、艰苦奋斗的移民后代为足球青训提供了“生源”,也可以正面影响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比利时、法国、瑞士、美国、葡萄牙等队也有许多移民,而90分钟内逼平德国的阿尔及利亚队则基本由侨民组成,我们可以设想一支主要由“林书豪”组成的中国男篮。

  全球化给第三世界国家足球带来的并不都是福音。欧洲发达的足球工业开始大量挖掘像梅西这样的苗子(阿根廷应该庆幸梅西没有改变国籍),另一些准一流球员则过早地到亚洲、俄罗斯等地淘金。从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来说,欧洲俱乐部就是强大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巴西、阿根廷只起到了“原料产地”和粗加工的作用,球员类型日趋单一甚至在局部位置断档,又因为国脚散布各地而难以长期集训形成稳定风格,本届世界杯的巴西和阿根廷队都在打法上迷失了自我。

  每一届世界杯曲终人散之时,都是中国足球人和球迷反思的开始。我们曾一次次考虑学习何种风格,在1990年德国队夺冠后决心学习德国,很快又将其抛弃。岁月流转,德国在24年后重又夺冠,我们还在原地踏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西班牙、德国三个国家的成功都有强大的青少年培训做支撑,其中既有俱乐部自建的拉玛西亚基地,也有采取“举国体制”的法国克莱枫丹基地和德国青训工程。是否由政府、足协主导并不是要害所在,中国足球应当利用目前较好的发展环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在本国青训体系尚未建立之时,更多地借助欧洲青训系统,同时吸纳华裔球员也应提上日程。即使新一代球员不能全部为我所用,“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亦能“环球同此凉热”,把中国足球真正变成世界足球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