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怀着单纯的文学理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3日06:57 刘 颋

  他们怀着单纯的文学理想

  中国“70后”作家创作研讨会在沈阳举行

  “70后”作家逐渐成为中国文坛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日益引起了读者和批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70后”作家创作研讨会,其目的正在于从学理上梳理和总结这个创作群体的经验,并提出新的问题。

  以代际来命名是否依然有效

  “70后”尽管是十多年前提出的概念,但它最初只是媒体作为编辑策略以及文学市场出于营销目的而提出来的,到了新世纪前后,“70后”作家在自然成长的状态下逐渐占领了主要文学刊物,意味着一代作家的成熟,也赋予了“70后”作家这一概念更实质的内涵。

  吴玄认为“60后”、“70后”、“80后”作家没有明显的代际区分,他们的写作都是建立在现代叙事的基础上的个人写作。与他们不同,“50后”作家的作品则有自己的代际特征,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宏大历史叙事。从阅读背景而言,“60后”到“80后”作家的阅读,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为主;“50后”作家的阅读,则以传统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品为主。因此,一代人与一代人在写作上的区别,不能简单用十年来划分,阅读背景的区别更可能决定了一代人写作的变化。

  魏微也认为“70后”其实跟“60后”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和“50后”作家存在区别。“50后”作家是有历史情结、宏大叙事情结的,“70后”作家则选择刻意避开,是因为他们与上一代作家有着不一样的历史观、文学观。

  在对中西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比较后,孟繁华认为,西方的中产阶级和西方社会整体非常稳定,每一代作家之间的代际区别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中国,“50后”和“60后”是个历史共同体,他们都关注宏大叙事、关注意识形态,这和他们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有关。“80后”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但是他们构筑了一个情感共同体。“70后”过去被称为“夹缝的一代”,但并不是在历史夹缝中所以他们的创作就有缺陷。每一代人对生活、对人性、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本质上没有差异性,因为文学关注的就是人,关注的是人际关系。

  以个体经验观照时代和历史

  “70后”这一以代际而命名的概念,之所以具备可言说性,就在于这一代人的成长期正处于两个时代交替的阶段,其过渡性特别突出,既延续了过去,又与过去决裂;既大胆地迈向未来,又显得步履艰难。

  梁鸿在她的“梁庄叙述”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写作者所呈现出的身份和姿态的游移和变化,这种游移和变化正是一个作家面对现实和历史时的真实状态。梁鸿认为,在批评“70后”作家回避历史时,人们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历史的发生不见得是集体叙述下的历史,它可能是个人叙述下的历史。有关梁庄的叙事实际上是个人的叙事,是“70后”作家对时代和现实表述的另外一种声音,它构成了历史的多元性,把历史的空间拉长、拉出多层次性,形成了“70后”看待历史关系的一种特别方式。

  李国平认为,以前我们对“70后”作家的评估和描述,正在被他们的创作所打破,比如历史意识,“70后”作家已经开始了对历史进行言说,并且显示了对历史的新理解。我们对“70后”的解读,还会随着他们的创作发生变化,因为这是一个未知的空间。因此,对“70后“的研究,要避免以共识性的维度、共识性的价值参考作判断。

  程光炜认为,“70后”作家的写作能力非常棒,但是他们很难把自己的生活概括成一个能引起共鸣的经验。“70后”作家对大历史有种漠视和偏见,但是无论大历史还是小叙事,一个作家怎么找到自己的声音才是关键。

  表达都市经验是他们的专长

  与以前几代作家的创作相比,城镇生活在“70后”的叙事里凸显了出来,并因此让当代文学的叙事中心有了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迹象。“70后”写作里对都市文明的书写、对现代人格的建构,需要批评家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话语去解读。

  张莉认为,“70后”作家的城镇叙事非常优秀,尤其是最近三五年集中出现了很多发生在小城镇的社会意外事件的写作,比如张楚、鲁敏、曹寇、阿乙等作家的作品,表明了“70后”作家在对现实和历史进行书写时的转型。“70后”作家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如魏微,是把小城镇当做一个理想的家园去书写的,但是最近十年,关于城镇的书写全都是荒芜、无聊、破落、衰败的,这就是“70后”作家书写的一个现实中国,所以“70后”是20多年来中国城镇变化的见证人和书写者。

  “无根”和“迁移”是曹霞对“70后”作家创作状态的概括。她认为,“70后”作家是一批永远回不去故乡的异乡人,始终处于徘徊和游离的无根状态。而“70后”作家描写的这样一种迁移,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70后”作家的都市书写构成了现代人格的美学建构,让我们看到人在都市里、幽暗里的永远探寻,这是这一代作家的贡献。翟文铖认为,“70后”作家提供的都市经验是以一系列的悖论来构成,一是新奇经验的追求与安全感丧失之间的对抗,二是孤独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撕扯。

  贺绍俊认为,“70后”的文学价值是对一种新的审美形态的认定,“70后”作家的出现标志着整个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由乡村经验到城市经验的过渡,由乡村审美经验到城市审美经验的过渡。今天都市文学的兴起更多是“70后”作家承担的一个任务。“70后”作家处在两个时代的转型时期,他们在过渡中试图建立起新的都市精神,对传统既有延续又有拓展,这种欲断欲连的状态决定了他们的文学审美更加丰富。

  “70后”作家的身份定位

  从代际而言,“70后”是处于“60后”和“80后”夹击中的一代;从审美经验而言,“70后”是处于乡村审美经验和都市审美经验过渡带的一代。在夹击和过渡中,“70后”作家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

  陈福民认为,“70后”作家在创作中试图去建立变动当中的历史和生活的关联,而这个关联处于一种无名、模糊的状态,要去表述它具有非常大的困难。他们意识到了这种写作的困难,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切入。当然,有些作家不愿意直接去对付这种困难,他们愿意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径去写,这也未尝不可。

  杨庆祥认为,年轻作家容易被太多社会性的话题和批评家的一些观念影响,其实对作家来说,守护他们内心生命的东西才是关键。他认为,一些“70后”作家的作品存在粗糙、不够精致、密度不够的问题。其中,不仅是文字的质地粗糙,而且情感本身也很粗糙。

  石一枫认为,“70后”作家不仅要成为一个“写作者”,而且要成为一个“作家”。“写作者”这个概念更强调一种能力、一种专心于艺术本身的状态,而“作家”则还承担着一些社会、道德担当和文化传承的概念。人们总在钻研写什么、怎么写,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写作的人都不能忘掉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张楚说,文学于他而言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信仰,它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修正和救赎。他的创作,就是记录那些很普通、很朴素的人的内心欢乐和忧愁,以及他们的高尚与卑微,并在写作中真实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说,“70后”作家是怀着单纯文学理想的一代人,也是一群挺美好的写作者。

  “70后”作家的知识储备大都比较完善,如何把知识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完成知识与经验的结合,是他们现在正在面临的考验。 (刘  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