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时代际遇和世界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面临着如何面向世界,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重大命题。同时,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价值凝聚、创新与传播研究,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与世界对话的关键课题,也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跨领域、跨行业的主要研究对象。
近日,由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分别致辞。赵启正、傅华、曹卫东、李岩、熊澄宇、吕思清、崔明慧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传播路径中的热点问题,并以全球化的视角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新问题、新观点。
与会专家认为,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课题要从两个层面着手,首先是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应该如何提炼、凝聚。于丹等提出,应当打通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化,提炼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达到“文而化之”的效果。其次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传播中国当代文化。针对这个问题,许琳等专家主张讲自己的、家庭的、身边人的故事,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在跨文化交流中逐渐找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方式,逐渐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并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 (行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