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1日07:12 主持:黎华

  主持:黎  华

  《赶在冬季之前》

  高   平   著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作为“陇原当代文学典藏·诗歌卷”之一,《赶在冬季之前》是老诗人高平出版的第19本诗集,选入的200多首作品是从他60年的诗作中按照编年顺序精选出来的。诗集力求将作者的判断、读者的反应、专家的看法结合起来,构成选定篇目的标准。它体现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向审美回归的意向和根据题材、个性、习惯的不同与构思时的感觉、情绪、语言来决定每首诗的写法的主张。高平对新诗和旧体诗都十分喜爱,他认为中国的诗歌应当“用两条腿走路,展开双翅飞翔”。

  《别人的生活》

  刘   汀   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别人的生活》是一本动人的散文集,刘汀用一个个细小而特别的故事,串起人生中无可逃避的情境和遭遇,照出自我的底色和别人的生活。他用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最细微而撩动心灵的故事。这些细微处的故事让人痛、让人伤,让人温暖,也让人感怀生命中的每一处无可奈何。作者没有大道理,也不想教给读者什么,他只是处在卑微和真实的位置上,写下自己所见所闻的平凡人生,剖析那些不断成长和丰富的灵魂。这些文字,温暖、朴素,含义隽永,在这本书中,人人可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以及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

  《普洱之路》

  鹏   鸣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不仅是茶文化大国,更是茶经济大国。云南普洱以茶立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作家鹏鸣的新作《普洱之路》,就是以普洱茶为主题,多角度地描写了普洱的人文历史及社会发展,描绘了中国茶文化精神,也充分展示了茶文化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作品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以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切入点,通过探讨普洱茶的前世今生,以及普洱的悠久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生动描绘出祖祖辈辈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彝、傣、佤、拉祜、哈尼、德昂等各民族人民的生活。该作品不仅展现了普洱当地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更是云南边疆人民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何以中国》

  许   宏   著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然而这已经是西周的事情了,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条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方向:生活》

  陈亚军   著

  九州出版社

  2013年5月出版

  生命有限,生活无际,自然和时间是最公正的平台。置于这个磅礴繁荣的大时代中,顺生者自我和谐,被裹挟者失调局促,而从容绽放、身心体面是人共同的向往、文明的标签。该书文本或缕析人文,或萃取现实,皆立意于纷繁的人性,行文大气清幽,意境宁静温煦。在渐入佳境的阅读中,恍然已采撷到生活的密码,凝神回味,美好向上的感觉蓬勃自心底升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