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不仅是一个新成果,而且是陕西文学再出发的一个新气象。
十几年前在北京看过莫伸的一部纪实作品《大京九纪实》,那时莫伸还继承和保持着他以往对于工业题材的关注。
陕西第一批出发的好多工业作家中,现在产量都比较低了,但莫伸一直都在写,短篇、中篇、长篇,写剧本、当导演等等都很成功,现在依然是陕西文坛一个重要的旗手,而且很有后劲。“一号文件”是很重要的题材。我也生在农村,那时小麦亩产量400多斤,已经算丰收了,但粮食不够吃。每年4月,玉米吃完了,小麦没下来,大家非常饥饿。现在农村的土地亩产都有一千多斤,我觉得还是政策问题,那时候农民没积极性。现在没人催,粮食却年年都不成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
“一号文件”年年下发,都已经成为了惯例,“三农”问题始终是很重要的问题,过去最主要的工作是稳定农村,稳定粮食。世界粮食署曾有人写过一篇文章,谁来养活十几亿中国人?现在这已不成问题了,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是作品里面写不光是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解决随着发展、随着进步带来的其他问题。应当说现在有些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空巢、道德滑坡、留守儿童以外,现代文明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了另外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信息,这些都怎么来解决?人类从用第一块石头到造出第一块铁,用了300万年的时间,人类从造出第一块铁,到造出原子弹,用了3000年时间,英国开创的工业革命距今仅仅300年,我们大家都读过《第三次浪潮》,这是1983年翻译成汉语出版的,距今仅仅30年,文明发展速度之快,这个列车前进得如此之快,给人类带来很大进步,但是也给我们扔下了一大堆问题,其中农村问题是非常之大的,现在一些村庄消失了,承载中华传统文明的土壤面临消失,或者正在盐碱化,我们怎么办?以后怎么重建这些东西?这部作品里面有思考。
莫伸这本书是一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