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一年,嘉庆36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龄。嘉庆元年正月初一,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嘉庆皇帝手中,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
嘉庆四年正月初二,太上皇身体各器官出现衰竭征兆,陷入昏迷。初三上午7时,太上皇停止了呼吸。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嗣皇帝就发布了一条让全国人都大吃一惊的谕旨:免去乾隆皇帝驾前第一宠臣和珅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之职。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抄家行动展开,令人惊愕的巨额财宝在和府地窖中显露出来。举国上下,对这个影子一样悄无声息的皇帝刮目相看。可以说,诛和珅是新皇帝处理政治危机能力的一次成功展示。亲政后第二个月,嘉庆发布谕旨,今后皇帝出宫祭天及谒陵,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和嫔妃不必随行,以减少出行费用。这道谕旨显示了新皇帝与老皇帝截然不同的务实作风。几天之后,嘉庆再次发布谕旨,禁止大臣们向他进贡古玩字画。大臣们向皇帝进奉贡物以邀宠这一不良风气是乾隆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
……
(摘自《领导文萃》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