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看《红旗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3日07:09 钟桂松

  在读茅盾有关文章时,忽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上十分谨慎的茅盾,他的文学评论却充满文学意味,用笔很放开,从而显得十分精彩。尤其是茅盾不想发表,边看边写,随看随写的那些没有连缀起来的评论文字,更加让人感到茅盾的博大精深。茅盾去世后发表的关于《红旗谱》的那些文字,就是这样精彩的评论。

  《红旗谱》是著名作家梁斌19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梁斌是从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革命作家,所以他的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曲折,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革命色彩。当时,《红旗谱》第一部在1957年12月一出版,立刻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茅盾1960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高度评价《红旗谱》的艺术风格,他说:“从《红旗谱》看来,梁斌有浑厚之气而笔势健举,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不求助于方言。一般说来,《红旗谱》的笔墨是简练的,但为了创造气氛,在个别场合也放手渲染;渗透在残酷而复杂的阶级斗争场面中的,始终是革命乐观主义的高亢嘹亮的调子,这就使得全书有浑厚而豪放的风格。”这是茅盾对《红旗谱》的艺术风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然而,1958年5月16日,茅盾第一次读《红旗谱》时,边读边记,随手记下的读书时的感受,就显得更直接,有好说好,不足的地方,指出也是直截了当。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茅盾读《红旗谱》第一部时,随手记下的文字没有及时发表,直到1984年才公诸于世。但是,在这个没有连缀起来的文字里,我们更能看到茅盾阅读时的真性情。首先,茅盾对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印象深刻的,随手写来,充分肯定,如“朱老巩(老忠的父亲)形象给人印象相当的深刻。”“严志和及其两子——运涛、江涛,在书中所占篇幅较多。但,运涛在后半部书中就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江涛。这三个人的形象给人相当深刻的印象。”“严志和的形象很清晰,有个性,在书的前半,他比二子写得好。严妻形象不深刻。”在茅盾看来,形象不深刻印象不深的,都是没有个性引起的。朱老忠的妻子着墨不多,“但给读者印象比严妻深刻”。因为“朱妻有个性”。“春兰写得好,有个性”。同样的问题,对春兰和严萍两个人物,如何体现个性和不同之处,茅盾认为,“严萍——为什么会走向革命?她不像‘五四’后一些小资青年有婚姻不自由、家庭压迫等问题,似乎只因为她是青年,因为父亲是开明的,因为她爱国。她是个善良的少女,可是,在三角恋爱中她何以决然选择了江涛,没有深刻的心理分析。……作者写她,基本上还是用写春兰的笔法。春兰活泼,带点辣;严萍亦然。换言之,作者并没写出两个不同的个性的少女。”人与人的不同,也都是个性的不同。茅盾在这一天的读书笔记里,除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臧否外,还对环境描写给予肯定,认为“作者写环境(自然环境),比较还好,能够配合故事的发展;一些细节描写也不是闲笔而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例如老驴头杀猪等等)。”而对《红旗谱》里使用方言,茅盾自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说:“文学语言——用方言,有好处,也有副作用;有新鲜活泼处,但也有词汇不够丰富处;语法大众化,但也有单调,少变化之病。方言语法——也是多变的;我不知冀中是否如此,我家乡(太湖流域三角洲)却是如此。”茅盾的这个感觉,1959年梁斌自己在谈创作体会时也说到过:“有些地方用了过于狭隘的地方方言,使有些地区的读者不大容易读懂。”当时有人称赞《红旗谱》是一部史诗,茅盾则认为,“《红旗谱》场面不够伟大”,还有“不够反映历史的毛病”,所以还没有达到史诗的高度和广度。但是,“和《林海雪原》比较,《红旗谱》较胜”。 5月4日茅盾刚刚看完《林海雪原》,然后紧接着读《红旗谱》,所以在5月16日的笔记里这样写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