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君是一个写小说的姑娘。可是她很少谈及自己的小说,我也是稀稀拉拉读过她三两部短篇。一起的时候,无外乎在园子里散个步,互相间串个门。现在想来,那样也好,使我先从她的眼睛看进去,看见她的心灵,再从她的文字走进去,走进她的心灵。
一次散步时,余红对霍君的小说赞美有加,并特别提及在网上的一部中篇《两个女人一个家》。霍君说,这篇小说的两个原型,是她工作中采访的婆媳二人,通过一个细节,她捕捉到二者之间难以明示的另一种关系。一个屋檐下,两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如何相互博弈,又如何彼此依存?霍君在小说中精心构建了一个特殊的情感世界,以冷静沉稳的语态,讲述了两个女人各自凄婉的情爱故事。透过两个女人的悲苦面容,我看见她们在挣扎不出的命运里沉重的承诺、艰辛的隐忍、无奈的叹息、无望的守候。这篇小说叙事从容,引领读者站到一道道被遮蔽的门前,窥见里面繁芜奇特的命运。
与霍君相处日久,她性格里的率真和小调皮日渐显露,她也时常说起自己年少时期一如男孩的顽皮。进入社会实践后,我开始集中阅读霍君的小说。下面两篇均以男孩视角,讲述了女性人物的命运。
《不要说出事实的真相》里,“我”是一个14岁正在发育的懵懂少年,稀里糊涂被贴上“臭流氓”标签,被“玷污”对象是大我10岁的美丽的采莲姑姑。在我的羞愤与怨恨背后,是采莲姑姑、瞎眼母亲、继父三者之间翻涌争斗的暗流。背负恶名的我,若干年后从生物书上弄懂一个基本知识,终于可以揭去死死贴在灵魂上的那枚标签了。可是,当我挺了挺脊梁,做好了回家的准备,我却无法说出事实的真相。
另一篇《我什么也没看见》,10岁的“我”爱上知青李铁梅,无意中发现麦田里的秘密,我的队长父亲急切追查破坏麦田者,我由于嫉恨与李铁梅相恋的李玉和,几欲说出真相,却都因对李铁梅的爱而停止。李铁梅为保护李玉和,在麦田约会父亲,终被父亲用双手撑开抵制。
这两部短篇小说,我觉得应该是写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两个不同的故事,都表现了一个年少男孩与一个美丽女子的情感纠葛。读这样的故事,我能感觉到从原野上吹过来的一道苍劲长风,穿透男孩困惑迷茫的心灵之后,幻变为天使的翅膀,护佑世间柔弱而美丽的女子,让我相信爱的力量是强大的,真正的爱永远闪烁人性之光。
为什么霍君的小说里经常会出现小男孩与女性的形象呢?有一次聊天时,她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她说:一定与我的妈妈有关,妈妈是个孤儿,从小就品尝世道艰辛,她太不容易了。
我想这个解答是对的,深爱着母亲的女儿,她多么想拿出自己最大的气力去保护她,以全部的荣光让她骄傲地昂起头。在这样持续执著的意念中,她不自觉地将自己化身为男孩,转而用纯洁而悲悯的目光,注视一个个善良美丽的女人,这样的精神令我为之一动。
读过《我的农民父亲》《狗日的叔叔》,霍君美丽的眼睛又在我眼前闪烁。她对女性世界的悉心打量,对女性命运的深切观照,在这两篇小说里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我的农民父亲》写了一个男人的成长史,喝羊奶的父亲,缺失尊严的父亲,只能回家对母亲施暴,从而获得精神安慰,在父亲从劁猪、劁羊,再到劁人的递进中,霍君不动声色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明、冷静、坚毅的女人形象,她勇敢捍卫了自身的尊严。与此相反,在《狗日的叔叔》里,我奶奶为了一家人干瘪的口袋,被迫委身于场头老蛤蟆,诞下“狗日的”叔叔。霍君用魔幻手法描摹了一个为生存忍辱负重的妇女形象,令人如鲠在喉。这是两个同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女人,同样在命运的暗流中被推进、裹挟,她们挣扎、抵抗,以悲怆的个体生命诘问世道不公,呼唤正义良知。霍君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有美丽姣好的面容,悲惋怆痛的命运。不难看出,这些女性形象寄予着霍君心灵深处最为温暖的情怀,最为美好的夙愿,她是那样爱那些女人,跟随她们的命运游弋在一段段滚滚流逝、泥沙俱下的河流里。而我则在氤氲流淌的故事里,再次看见了霍君的眼睛,那是有温度的目光,可以覆盖和消融人间的冰寒。
霍君说自己喜欢做白日梦,不开心的时候,把自己幻变为一个跳芭蕾的小天鹅,一个会唱歌的小王子。在我看来,她的白日梦是她在内心构筑的一个纯净温暖的空间,因为在乱象纷纭的世间,她希望努力保持自身的温度和纯度,再把这种能量徐徐地向外部散发,给幽暗的角落洒去光亮,濯洗被污垢掩埋的心灵。而作为写作者,霍君也是一个善于编织故事的作家。
《我的影子丈夫》是一部让我眼睛发亮的作品,她虚构了一个“混血赫迈拉”——我的爱犬杰瑞,在手术中被输入了“我”丈夫临终前的血液,成为混血动物(生物学家们将这些带有人类血液或细胞的动物称作“混血赫迈拉”)。身体流淌着“我”丈夫血液的杰瑞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它的眼睛升腾起一团“我”丈夫独有的雾气,也即拥有了“我”丈夫的眼睛,它的性格也呈现了我丈夫的安静,不再满街乱跑,也不再在街上大小便,甚至对以前倾心爱恋的母狗丽丽都视而不见。它不再吃市场上黑脸男人的牛杂碎,并且把一团雾气变成利剑射向对“我”自己心动的黑脸男人。它故意弄坏了我的电脑,目的在于阻止我上网征婚。
在中篇小说《让我看看你的眼》中,霍君又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职业医生,“我”是一个技术精湛的主治医师,“我”的眼睛具有穿透力,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病,富贵病、贫穷病、成长病,“我”专门开了一间诊所为那些人看病治病,然而那些人却后悔不迭,纷纷找“我”恢复他们的本真,最后连“我”也病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
读完这两篇小说,我想到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显而易见,霍君的眼睛对这个世界的关注,不是单纯和自觉的感性观照,而是积极的省察,理性的审视。这是一个优秀作家应有的基本潜质。坚持必须坚持的,放弃应该放弃的,这是智慧,这是审视,也是真正的强大。
记得我很早就对霍君有一句评价:“她是站在人世的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打量这个世界”。至今想起来,我仍对这个判断十分满意,同时也第一次对自己的观察力感到吃惊甚或是得意。
再看霍君姑娘的眼睛,我读到的是独立的人格,清醒的内心,智慧的头脑,刚正的品性,敏锐的洞察力。在人群中,发现这样一双眼睛,并与其对视,我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