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需要“别离”什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4日07:30 魏术学

  从电影《一次别离》的成功看——

  中国电影需要“别离”什么

  从2013年的票房收入和观影热情上看,中国电影已“从容”地走入了似锦的繁华中。但这不能掩饰电影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目前看来,除了传递某种情感,中国电影似乎更多地承载了娱乐的功能,相对忽视了人文性和社会性的开掘,愈发倾向于视觉本体。可以想象,长此以往,形式的单一会带来影视轮盘的最终倾斜,从而丧失多年培养起来的观影群。近年来,中国电影一次次冲击奥斯卡,一次次落败,均不及一部小成本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所获得的成功。由此引发的创作话题引人深思。

  与虚情假意、思想贫血“别离”

  《一次别离》凭真情实感赢得了世界电影人的尊重。该片通过民族意识和民族信仰汇聚成特有的民族性格,展示了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它是在生活逻辑之内,对心灵的深度测试,在诸多谎言之下,人人都背负着各自道德范畴内的罪孽,然而把守最后一道关卡的恰恰是每位卷入事件者的共同认知:信仰。

  由此观照我们的国产影片,多数作品找不到核心价值;作品立意不高、情节滥俗、虚情假意;多数创作没有经过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没有提炼升华,仅仅是肤浅的思维集成、媚俗的审美情趣;作品缺乏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缺钙软骨,贫血乏力。赝品情结成为一种通病,不断复制无主题搞笑、主观性较强、或体现人性之幽暗多变可怖的作品让中国影视偏好于负面表达。《一次别离》提醒我们,应建构中国电影前行的目标,努力将民族精神和影像意义结合在一起,制作出情感正面、主题鲜明,体现中国精神、气质的优秀作品。

  与高成本铺张、浮夸肤浅“离别”

  《一次别离》场景单一、技术平实,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卖弄。干净、原生态的镜头一直在绵密细致、质朴低调、与生活同步地控制着情节走向。不靠狗血纷飞的情节、不靠惊世骇俗的台词、不靠人头落下的画面,甚至不靠背景音乐煽情,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涵盖家庭、婚姻、教育、道德、法律等元素的大众家庭的浮世绘。

  相较而言,一些华语影视制作还在将成本扩大化、场面多样化、情节需要以外的技术复杂化。究其原因,这些外衣包装下,显露出了制作者贫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影像全民化时代,企图用技术来对抗江郎才尽的恐慌,靠技术上的糊弄、铺天盖地的宣传,实现影片自身的商业需求,必然走不了多远,日益冷静的观众也早晚有一天会觉醒。 中国电影应该将视觉追求替换为美学追求,使故事、信念成为影片的核心表达,而不是虚妄的自我权威追求,跳出创作实践之外的胡闹。在当今的文化进程中,有中华民族自身语境的构建和展示,是中国电影走得更远之必要条件。

  与胡编滥造、急功近利“别离”

  《一次别离》通过家庭的一次别离,客观、理性地展示了当今伊朗人真实的生活,他们的生存现状以及人性在谎言和信仰面前的真实。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生活逻辑的检验,传递了一种底层的人文关怀,回旋着现实的气息,充满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随着票房升温,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于是,各种剧开始扎堆,如宫斗、家斗、抗战,几乎所有的剧作里都有狂热的、莫名其妙的爱情、灼人的情欲,在情节上无休止的冲突、纠结、虚荣、控制乃至透着制作者自身的各种一厢情愿。回归现实主义叙事功能是中国电影能否实现自己影像上民族精神崛起的关键。多维度的故事、制作时与现实相互印证的情境、表达出与我们相关联的真实人物的情感,而且是真正体现民族特性的人物观念,这是中国电影任重而道远的实践归途之一。

  与流水账式的叙事“别离”

  剧作是思考的艺术,思维质量决定戏剧的力量。编剧如何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实现理论与实战的结合,是我们当前的重大课题。《一次别离》导演阿斯哈·法哈迪是学戏剧编剧的,有着扎实的戏剧基础,他将家庭危机与生活困顿交织成伊朗现实社会的窗口,透视出不断受各种观念冲击下,即将崩解的家庭里,每个人都在欲望与信仰的矛盾中挣扎的状态。他把故事高度集中在两个家庭里,将事件聚焦到纳德照顾自己痴呆的父亲后发生的一切上,危机层层加重,悬念始终不减,意外不断出现,激烈的冲突推动着最后高潮的来临。纳德最终妥协并同意支付赔偿金给女佣,但他还是要求女佣对真主发誓她的流产确因纳德推搡所致。女佣意外地退缩了,无法逾越的信仰支柱挺立起来。即使全片的结尾,在女儿选择随父留下还是与母离开时,剧作都做到了令人意想不到。这些看起来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琐事,但却在编剧精巧的结构布局下变成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如今,我们可以说进入了全民编剧时代,很多原来写诗歌、散文、小说的作家们也统统披挂上阵。他们中有些是“天才”,如部分优秀小说家转行触电获得成功,但更多的是冲着资本而来。很多人为了赚钱而写剧本,剧作中也见不到思考的诚意,更没有明确温暖的主题,情节虚假、人物可憎、结构凌乱。同时,情节缺少对生活的发现,缺少真情实感,东拼西凑,嫁接移植,如此下去可能会对未来的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剧本和影片是互为见证、互为造就的因果共同体,剧作故事情绪的力度决定着观众情绪的“潮涨潮落”,人物内心开掘的深度则决定着影片的口碑。强有力的剧作筑造影片的高度,没有好剧本就没有中国电影的一切。正是剧作的力量让这部伊朗电影脱颖而出。

  与缺少真诚影像表达者“别离”

  如今,优秀编剧抱怨剧作被拍瞎了的现象并不少见。为了实现真正的自我表达,阿斯哈·法哈迪自编自导,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优秀创作者,如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薛晓路、曹保平、庄宇新等多位教师,就成功实现了自编自导,把对生活的思考抒写在中国银幕上。数码时代到了,每个执著于视觉文学的创作者都可以实现自编自导的梦想。不得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二度创作其他导演歪曲剧作的本意,最大程度地保护作品叙事的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和“技术融合”使电影别离了胶片时代,但制作技术的发展决定不了影片的思想灵魂。文学内容的表达成败决定着影片的最终命运。可以说,数码使电影越来越简约,编剧从桌边走到摄像机的距离也在缩小,当人们用手机就可以拍摄视觉中发现的一切,从敲打键盘编写故事到指挥摄像机呈现故事的实践也就越来越近了。《一次别离》就是编剧兼导演创作出来的一个奇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