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歌剧团——
腊月寒风冽,歌声情意浓。在欢庆新春佳节之际,总政歌剧团一行50余人,先后赴北京卫戍区某装甲团、防化团、总参某通信团、第二炮兵工程部队某旅,举行以“我们的中国梦强军梦”为主题的新年音乐会慰问演出。
为增强演出效果,舞美队把最好的灯光、音响和舞台景致投入到为兵演出中,确保舞台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演出既有反映部队战斗精神的歌曲作品,也有体现当代军人无私奉献的小品;既有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的歌曲,也有体现团队特色的歌剧片段、器乐演奏等等。
音乐会在激昂雄壮的《红旗颂》中拉开帷幕。女声独唱《英雄赞歌》高亢有力,唱出了军人的英雄情怀;管弦乐舞剧《红色娘子军》序曲和操练,音乐旋律激昂跌宕,极具战斗性和震撼力,有力地鼓舞了部队官兵爱军精武的昂扬斗志;男声独唱《怀念战友》情感真挚,唱出了战友情深;排箫与乐队演奏的音乐剧《猫》的主题歌《回忆》,旋律优美,演绎精彩,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女声独唱《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军旅文艺工作者情系基层,为兵歌唱的共同心声;管弦乐《达坂城的姑娘》《玛依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民族特色鲜明,民族语汇浓郁,仿佛一下子把官兵的思绪带入美丽的新疆;而管弦乐《闲聊波尔卡》《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则让官兵欣赏到世界名曲、享受高雅艺术;女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热情讴歌了伟大的祖国和可爱的家乡;最后,在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演奏下,台下官兵齐声高唱,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 (冉军林)
海政文工团——
在2014年马年新春佳节之际,海政文工团40余名主要演职人员,上高山、下海岛、登舰艇、进战位,辗转18个单位、载歌载舞演出16个场次,为奋战在海疆一线的舟山、湛江、旅顺等部队官兵,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在湛江某舰艇上,吕继宏一登台,战友们就把手中的牌子举了起来,上面写着“老吕好帅”。“战友们这一声老吕比什么头衔都好听。”吕继宏深有感触地说。他登台演唱的一曲《咱老百姓》,朴实无华,表达了艺术家与官兵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
“没想到,我的生日,能够得到宋祖英老师的祝福。”演出结束后,某舰水兵甘露依旧兴奋不已,“久经风浪洗礼,加上宋老师的勉励,我的生日注定与众不同。”在该舰演出时,宋祖英得知甘露正好是这天生日,主动邀请甘露上台交流,勉励他好好学习、刻苦训练。
位于舟山老虎山的某高炮团阵地上,当海政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抵达营区时,全团官兵翘首以待。“看得出,战友们很冷。但是,我们的心都是火热的。”一开场,-5℃的寒风中,主持人于紫菲脱掉大衣正装上阵。“这是一种尊重,战士们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最重。”主持间隙,于紫菲感慨地说。
来自吐鲁番的某舰女兵阿丽亚没想到一下军舰就能听到那首无数次激励她的歌曲《阿依古丽当水兵》。执行护航任务前,阿丽亚的母亲因病去世,但阿丽亚毅然选择坚守战位,宋祖英得知此事后,专程找到阿丽亚,安慰她勉励她,并和她合影留念。“没想到执行完护航任务回到祖国的第一天,就能听到这么优美的歌声,真是温暖。”阿丽亚的一句话,道出全体护航官兵的心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个演出场地的舞台上仅有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新春特色的喷绘背景,简朴大方,简洁明快。海政文工团的朱一炯告诉笔者:“下部队演出不搞花架子,没有LED舞台背景等设备,立足各单位现有条件开展,同样有效果”。 (郑玉新 范敬国)
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连日来,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组织两支演出小分队,分别深入到13个旅团级单位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他们辗转奔波4个省(市),行程2800多公里,共演出19场,观众达6000余人。演出之余,5名创演人员还专程到内蒙古军区,为部队进行文艺知识授课辅导。他们深入基层为兵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
为了将精彩的文艺节目奉献给基层官兵,他们带上了新创作的战斗精神歌曲,精心编排了一批短小精湛的节目。在演出过程中,创演人员坚持每天收集听取部队反馈意见,边演边改,及时调整慰问演出方案。
慰问演出中,演员们不顾天寒地冻,冒着寒风在室外为官兵演出。声乐演员东方穿着裙服穿梭在队伍中演唱,嘴唇冻得发紫还连续唱了3首歌。老演员祁竺蕾冻得直流鼻涕还一直坚持演唱。丁晓君、杨屹、劳布森等顶风冒雪上哨所为士兵献歌;宗晓琳、庄巧益、刘岚等每到一地都去慰问炊事班战士。为官兵授课的臧云飞、张迈、于海伦、初瑞等艺术家,不仅为大家讲授专业知识,还讲述军人的职业道德和牺牲奉献精神,让内蒙古边防一线的官兵受益匪浅。
精彩的文艺节目,火热的战友情谊,使演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男高音歌唱演员于乃久压轴出场,每次都和战士们共同演唱《强军战歌》,将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某旅旅长乔贵成看过演出后说:“文工团的精彩演出为我们官兵献身强军实践起到了非常好的鼓劲加油作用”。
即将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某工兵团官兵说,文工团的精彩演出,给我们鼓足了执行维和任务的士气,请军区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高标准执行好维和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为兵服务中,受鼓舞受教育的不只是基层官兵。该团作曲家臧云飞激动地说:“为新入伍的女兵讲一堂音乐课,是想用军旅音乐感动她们、激发她们。没想到讲课刚刚结束,她们全体起立自发地唱起了我创作的歌曲《女兵》,此情此景让我备受鼓舞,激发起我多为士兵创作的热情”。
(王永生 赵国涛)
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临近春节,位于祖国西陲的喀什军分区某生产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文艺小分队。文工团18名演职人员的到来,给生产连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欢乐。用分区政委的话说就是:“演出前,战士们神情疲惫;演出后,个个神采奕奕”。
冬日的西部边陲,气温大多都在-15℃,而且很多单位的演出场地没有暖气。为了保证演出达到最好的效果,慰问小分队仍然穿着夏天的演出服表演,特别是玛尔哈巴、古扎丽努尔、韩晴等几名舞蹈演员,更是身着薄纱舞蹈服为官兵演出。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小提琴音乐奏响时,战士们都陶醉得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官兵们被这美妙的琴声所陶醉,也被这顽强的作风所感染。
在表演过程中,文艺小分队不断转变表演形式,把传统的“我演你看”变为“全场互动”,随时让官兵能够融入节目、参与表演。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舞台无限延伸、歌声无限传递,演员与战士们亲切握手、热情拥抱,在“零距离”的互动中,实现了“心与心”的沟通。阿克苏分区战士李四喜动情地说:“我们平常只能在电视里看文艺节目,感觉没什么特别,这样面对面地观看演出,感觉真的太不一样了,好像我也是一名演员。”真情的互动不仅让官兵感同身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官兵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了解民族风土人情,更好地执行维稳戍边任务。
此次慰问演出,文工团先后深入南疆喀什、克州、阿克苏等军分区一线开展活动,历时10天,累计行程5000余公里,演出场次达到10场,观众达4000余人,受到基层官兵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赵宁刚 牛 铁)
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一路冰雪一路情,欢歌笑语暖兵心。1月15日至26日,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演出小分队冒着严寒、轻装简行、一路奔波,行程近3000公里,为20000多名部队官兵和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慰问演出15场,赠送演出光盘280多套,帮助基层连队辅导编排文艺节目20多个。
文工团特意创排了一批反映新时期部队火热生活的新作品,如相声《我该怎么办》,舞蹈《利刃出鞘》《绿色年华》,歌曲《热血男儿》《班长的影集》《敢把命豁上》《浴血拼杀的人》等。一首首雄壮激昂的战斗歌曲鼓舞了官兵们的豪情壮志,激发了他们的训练热情;幽默风趣的相声、小品、山东快书把战士们身边的人和事搬上了舞台,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优美动听的器乐演奏给大家带来了唯美的艺术享受;雄壮有力的大合唱,唱出了部队官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钢铁意志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决心。
演员们一登上舞台就立即释放出最饱满的激情和最强烈的情感,他们纷纷亮出拿手绝活,多次返场加演节目,和现场官兵零距离互动。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现特种兵的威猛劲儿和精气神儿,舞蹈演员张雷鸣、金鑫、徐大同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向特战旅的战士们拜师学艺,一招一式地练,一板一眼地学。舞蹈演员郗艺炫、孙亚男表演时身着单薄的演出服。出发前,小品演员王甜因额头受伤缝了好几针,为了不影响演出,她提前到医院拆了线;小品演员苑媛在演出期间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咽喉肿痛得说不出话来,可她仍然坚持上台表演。
某特战旅政委武仲良说:“文工团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艺大餐,这样的演出相当于我们搞几个月的教育,你们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吴玉明)
武警部队政治部文工团——
演员司红军领唱的一首忠诚之歌《就为打胜仗》,拉开了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元旦春节期间第二轮慰问演出的序幕。 该团组织70余名演职人员,由团长郑健、政委许三旺,分别带领两支演出分队,先后赴河北总队、武警某机动师、北京总队等单位,在支队级礼堂慰问演出20场,观看官兵约1.6万人,往返行程约2400公里。
为使优秀节目真正走进基层,贴近官兵心声,确保演出质量,他们精选了15件广受官兵欢迎的军旅歌曲和近年来在全军全国各项大赛上获奖的优秀舞蹈、曲艺作品,如:歌曲《就为打胜仗》、舞蹈《魔鬼日》、小品《光荣花》《芙蓉树下》、相声《磨刀石》等,力求使每个节目都贴近官兵生活,激励官兵士气。
在慰问河北总队二支队一中队演出中,已到退休年龄的李琦为官兵表演完一曲口琴独奏和哈萨克歌曲独唱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官兵们齐声高喊“再来一个!”李琦禁不住被现场热情的氛围所感动,饱含热泪地说:“按照规定,这次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下部队演出了。但只要我的兄弟战友们需要,你们一声召唤我随叫随到,因为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兵”。
北京总队十六支队列兵杨浩说:“看到这么多精彩节目,使我更加感受到部队对基层官兵的关怀,这是一份贴心的温暖”。(银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