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中的艺术史
20世纪是中国艺术史上最为复杂并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全新的艺术现象。层出不穷的流派、风格和问题,不仅反映了艺术家观看世界的全新方式,同时也映射出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化。《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新星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是第一部系统呈现20世纪中国艺术进程的著作,作者吕澎从晚清鸦片战争爆发导致的后果开始切入艺术问题的研究,考察了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描述了辛亥革命后艺术领域里发生的变化,如留学运动、西学教育、传统主义者对西方艺术的态度,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艺术的政治化倾向等。在重新修订的第三版里,补充了不同时期的资料,并通过对新世纪的艺术及其生态的概述,将90年代后期的艺术问题做了更有启发性的延伸,提供了一个更具有历史上下文的比较结构,以便读者能够发现新的历史问题。
民国的八卦
《燕居道古》(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作者黄恽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因此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作者将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经历,借助旧时报纸的报道,还原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民国离我们不远,但我们对这个时代缺乏了解。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发现,那时的报纸真是有趣,娱乐八卦有之,文人之间的辩论斗嘴亦有之。作者并未对书中撷取的人物作过多情感渲染,只是将这些人一生中的几个关键点白描出来,其他都留给读者去细细体会。
应对诱惑让人完善自我
伴随着人类社会各种可能性的不断涌现,许多长期以来制约着人们行为的社会限制已逐渐弱化。而《诱惑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却号召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作者丹尼尔·阿克斯特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发掘出人们过量饮食、过度消费、拖延症、愤怒、成瘾的原因,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当今自由、富裕的新技术时代、过剩时代“招致”给人们的“新罪”。本书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的本能欲望的多角度性,同时教给读者在诱惑袭来时刹车转向的方法和自制力的培养。自制力不仅仅关乎人的健康,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因素,不仅可以让人放下心头的冲动,更能够让人完善自我。
剖析女作家的内心世界
一个“80后”才女躲在张爱玲的目光中,重新打量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的情感与生命旅程。作者月下所作的这部评传《此生注定爱就是痛》(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与众不同,她精准地梳理了传主的身世生平,清晰地勾画出人物的形神风貌,并以这种简单直接达成的敏锐,进入这位传奇女子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假如用一个词来提纲挈领地表达阅读她作品所获至的这种认识的话,如果可以以“冷静”对应于张爱玲,以“真情”对应于三毛,那么作者对萧红人生历程、感情波折和创作根源的剖析,都明确地归结并指向于——“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