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丛”:法兰西的诱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1日07:17 阎纯德

  中国之外的国家,法兰西的诱惑最大。在文化人的眼里,除了拿破仑、戴高乐等政治家,法兰西的魅力更在于那些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编织的由“陈年旧事”组成的灿烂鲜活的文化风景。

  中法文化关系源远流长,明末清初以降,当汉学走过少年时代,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互示理解与友情之后,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形态开始影响西方文化而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件;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视中国为“修明政治之邦”,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与好感,遂起“中国热”。同时,法国在历史、文学、艺术与科学诸多领域,也成为备受当代中国人追慕的国度。

  “巴黎文丛”诞生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是有意而为,也是无意巧合。自1993年我在学海“游泳”游到蓝色海岸时,惊异地发现法国汉学的风光特别光辉璀璨,20年来,我一直想从文学或文化的角度,将历史上那些中国学者和作家通过文学所再现的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及社会风情的著作钩沉出来,一展密切的中法文化关系。

  政治家曾在这片蓝天下获得灵感,文化人作为播种者,一代代前赴后继,耕耘着中法的文学与文化关系,使之结出累累硕果。我想到陈季同及其之后的敬隐渔、曾钟鸣、蔡元培、盛成、梁宗岱、袁昌英、陈学昭、冯沅君、陆侃如、苏雪林、巴金、戴望舒、闻家驷、傅雷、郭麟阁、何如、齐香、罗大冈、李治华、张若名、王道乾等学者、翻译家和作家,以及其他数不胜数游走于中法之间的那些从事法语和中文教学,从事文学、文化翻译和研究的人们,还有那些旅居于法兰西,并以法文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是一生忙碌于中法文化交流的架桥人,以理论、经典迻译或创作为两国的文化精神“立传”。

  2013年我到巴黎闲居,在筹集“法国汉学研究专辑”之《汉学研究》中,这个孕育已久的心结又活跃起来,于是诞生了“巴黎文丛”。在来往于“北京—巴黎”的学者和作家中,不少人都是一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和作家,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可敬的“摆渡人”,由于他们的辛勤耕耘,使中法文化长河两岸的景观日益赏心悦目。

  “文丛”很像一次关于法兰西的文学笔会,“与会者”所携带的作品分别是柳鸣九的《塞纳河之灵》、沈大力的《法兰西风云录》、董纯的《巴黎镜花录》、李玉民的《法兰西之吻》、白乐桑的《我的“七零”印迹》、郑园园的《和法国文化的美丽约会》、吕大明的《生命的衣裳》、蓬草的《七色鸟》、绿骑士的《花都调色板》、黄晓敏的《波光掠影法兰西》、阎纯德的《在巴黎的天空下》。这些作者既有大陆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也有旅居巴黎的台湾和香港的名作家、法国的汉学家和华裔学者,他们基本都通晓两种语言,深谙两种文化,自拟书名,以不同视角,或形似,或神似,用其或朴实或高雅之笔,描绘自己所认识的法兰西精魂。但“文丛”只有《我的“七零”印迹》系由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写其留学中国的生活,文字朴实,被前法国驻中国大使苏和称为具有开拓性的好书。“印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丰美和源远流长,作者“用西方的眼光看中国,同样也用亚洲的目光看西方,这正是一种相邀,彼此要加深理解,进一步考虑究竟是什么拉近我们,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中国人和法国人——彼此同样吸引,相互默契,往往共谋大事。”

  “巴黎文丛”共12部,封面均以法国大画家莫奈之名画精心设计而成,印制精美。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以文学方式如此规模介绍法国尚属首次,使它成为献给“中法建交50年”的一份厚礼,为中法文化交流与人民之间的友谊添上和谐愉悦的一笔。

  读“巴黎文丛”很像乘坐旅游车,既可在时光隧道里读史,又可在社会里细品现实,所展示的法兰西的文学与艺术更是璀璨斑斓。总之,“文丛”脍炙人口地展示了法兰西的诱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