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时代的写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1日07:17 崔庆蕾

  柳青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反映革命历史进程与农村变革的系列作品是当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种谷记》《铜墙铁壁》《狠透铁》《创业史》等作品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与思想历程,塑造了一批鲜活丰满的农民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柳青的作品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投身革命的成长历程

  柳青于1916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中学期间便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和中外文学名著,并成为进步学生刊物《学生呼声》的主编。他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发表了散文《待车》——柳青的革命生涯和文学生涯在1936年同时开始了。此后,柳青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一名干部,而他的文学创作也随着岁月的磨砺而日渐成熟。这期间他主要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对现实生活进行如实的描写和反映,如短篇小说《误会》《牺牲者》《废物》《地雷》《一天的伙伴》《在故乡》《喜事》《土地的儿子》等。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柳青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1943年,柳青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深入陕西米脂体验生活,与当地的干部一起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在农村的工作实践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年后,柳青根据这一时期的生活体验写成了长篇小说《种谷记》,这部以陕北解放区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成为贯彻延安文艺座谈会文艺方针的代表性作品。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鼓舞了柳青的创作热情。1947年,柳青又一次做出人生的抉择,从大连来到解放战争的前线陕北,这一次陕北之行使柳青收获了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铜墙铁壁》。在这部小说中,柳青展现了人民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标志着柳青创作的日臻成熟。1952年,柳青再一次深入农村,从北京来到陕西长安皇甫村落户,参加正在进行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一心希望从群众和大地获取养分的他第三次来到了农村,回到了“大地”的怀抱。在皇甫村,柳青一住就是14年,柳青扎根农村并不是蜻蜓点水般地采风,而是脚踏实地地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在这里,柳青与当地的农民一起研究制定方针政策,推动农村的土地改革与经济发展,指导农民成立互助组与合作社,将农村分散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汇成一曲热情洋溢的“生产大合唱”。正是在这样“零距离”的亲身体验中,柳青遇到了他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原型:蒲忠智、郭公平、王家斌、王明发、高梦生。这些人物在现实的农村舞台上都有着先进或者落后、善良或者自私等鲜明的性格标签,他们就生活在柳青的身边,同柳青一起品尝了农村改革的艰难,也一同分享了抵达成功的喜悦,他们通过柳青的生花妙笔以梁生宝、郭振山、欢喜、白占魁等文学形象成为《创业史》中的“典型人物”。《创业史》第一部的发表标志着柳青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柳青通过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农村农业革命与进步的时代景观,艺术地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这是柳青在皇甫村扎根生活的艺术结晶,朴素贫瘠的皇甫村孕育出了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创业史》,同时,皇甫村也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学地标矗立在了当代文学的版图上。

  1960年出版的《创业史》使柳青成为一个全国瞩目的作家,但已经问世的作品只是其中的第一部。在柳青的计划里,《创业史》一共分为四部,在出版说明里柳青写道:“全书共四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第三部写合作化运动高潮;第四部写全民整风和大跃进,至人民公社建立。”然而,十年动乱夺去了柳青创作状态中最好的一段光阴,导致他的《创业史》未能按计划完成。1978年6月,柳青带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身后是未完的《创业史》书稿,是苦苦等待的读者,更是文学史醒目的缺憾。

  柳青的价值观与文学贡献

  通过对柳青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柳青的价值观念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核心要素:

  首先,柳青是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柳青是一个作家,但他首先是一个战士。柳青在成长过程中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自觉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之中,他对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革命抱有坚定的信心,这亦是其人生信仰。柳青追随党的脚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虽然并没有拿起枪上阵杀敌,但柳青始终用自己手中的笔以文学的形式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他是党的文艺战线上的革命战士,以笔为枪,建功立业。不管是贯穿一生的文学创作还是响应党的号召多次投身农村体验生活,都显现出柳青思想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其次,柳青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其文学创作贯穿了毛泽东的文艺方针。柳青在火热的斗争中,一直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此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柳青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听一下各种政策和口号,而是认真研读毛泽东的相关著作并撰写阅读心得。柳青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及自己对毛泽东相关文章的阅读感受。在《毛泽东思想教导着我》一文中,柳青写到:“我以为作家要以正确的阶级观点与思想感情进行创作活动,除了走毛泽东同志所指定的这条路,再没有其他任何捷径。让我们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芒照耀下前进吧。”由此可见,柳青对毛泽东思想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永远听党的话》一文中,柳青同样写到毛泽东思想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不要以为到生活中去,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一个现代中国作家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了。不,远远不是这样!还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切著作。一个作家面对着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和中国伟大的群众运动,来施展他的文学技巧本领,如果不好好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就不要想写得准确和深刻,我们力争上游,就应该从这里争起。”毛泽东思想及其相关文艺理论对柳青创作的影响是深刻而具体的,柳青文学创作的深层次目标是指向并实践这一主题的。

  此外,柳青对农民和农村充满深厚的感情。柳青响应党的号召,曾三次深入农村生活实践,柳青在农村的生活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听故事、搜搜材料,而是真正的与农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参与到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运动中来。柳青的深入生活是“接地气”的,是真正的深入生活。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他的生活方式与当地的农民无异,柳青平时的装束就是标准的北方农民的样式,以至于在某些文学讨论会上,很多读者惊讶于大名鼎鼎的柳青竟然就是“这个人”。柳青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是深厚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都是在他融入农村生活后的收获,在他作品中满溢着真切的乡土气息,是他自身对土地和农民深厚感情的外现。

  在这样的价值观念和历史语境下,柳青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有质素,这些特征是柳青的个体要素与时代环境融合的产物,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对文学史的贡献仍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柳青的文学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鲜明的时代性完成对历史的文学化记录。柳青的文学创作,不管是早期的小说还是后来的长篇巨著均以正在进行的战争革命或者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为叙述背景和对象,在题材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一定程度上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丰富浩大的时代进程。其二,以浓郁的乡土性展现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丰富性。柳青小说的主要人物和舞台背景基本是以农民和农村为主题的,其本人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使他颇为熟悉农民的生活特性和农村的风土人情。对乡村生活的细节描写及对乡土风俗文化的展现是其小说的重要艺术价值所在。其三,以独特的农民群像树立乡村英雄的丰碑。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村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农民的性格与思想也发生了重要的演变。柳青笔下的农民并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也没有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做简单的划分。柳青更为人性化地展现了他们的落后与进步、他们的愚昧与朴实。在柳青笔下,他们都是“成长型”的人物,柳青细致地描摹出他们在新环境下的人格成长与精神演变,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这样一幅错落有致、色彩各异的农民群像更具真切感和丰富性,堪称一座英雄的丰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