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与西部文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1日07:11 胡冬汶

  柳青是“十七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业史》是当代文学不能绕过的重要小说作品。当我们以中国西部文学的视野凝视柳青时,自可见到他与中国西部文学深刻的相属关系,他的文学事业在西部大地孕生,他以文学方式书写了中国西部。

  首先,作为西部之子,柳青是西部生活的亲历者。

  柳青于1916年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在他62年的人生历程中,除5年多的时间之外,他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在陕西。他在陕西的行迹遍及吴堡、米脂、绥德、榆林、西安、延安、长安县等地。可以说,柳青的生命发育成长于三秦大地,他的学习成长是在陕西完成,他的革命生涯是在陕西展开,他的文学事业生发壮大于陕西,并且选择陕西作为他最后的安息地。对于西部,对于陕西,柳青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置身其中的需要和渴望,热土难离,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可以留居北京工作但最终选择返归陕西的原因之一。他沉潜到陕西生活的底部。他扎扎实实地投入到陕西的社会生活和人群中,对于陕西的地理风貌、四时气候、农耕物产、民俗风情等都有化入生命的体验和了解,对于陕西多个阶层、行业的人们,尤其是农村世界的人们,亦有深入骨髓的认识与理解。柳青亲历陕西几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变迁,诸如解放区的革命发展、整风运动、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合作化运动、“文革”等,他都身在其中,秉持一己本心,直面历史,尽阅其中的社会变动和人事命运。他那剃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袄、留着一撮短须,近似于任何一个陕西农村老汉的形貌,正是柳青定格于同时代人及后来者眼中的形象。这就是柳青,作为西部之子,他的生命是安顿扎根于陕西大地的。

  其次,作为西部之子,柳青是西部生活的书写者。

  柳青的文学之路起步于上世纪30年代,最初写作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历经40余年的执著写作,他的创作总量虽不算巨大,但他一直在前行与不断成熟、提高的路上,并最终写成堪称当代中国农村小说“史诗”巨著的《创业史》。在柳青的全部作品中,包括早期的中篇小说《狠透铁》、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等,除个别短篇小说外,均以陕西的社会生活和人事命运为写作对象。《牺牲者》《地雷》《王老婆山上的英雄》《家庭》等短篇小说写陕北军民的抗日生活。《种谷记》以陕北农村王家沟集体种谷的事件为线索,描写了解放区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是第一部描写农村互助合作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以陕北沙家店战役为背景,将沙家店粮站工作作为书写中心,真实地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民工支援前线的英勇事迹。《狠透铁》和《创业史》主要写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尤其《创业史》写陕西关中地区蛤蟆滩一个农村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可以说,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柳青是执著于书写陕西大地的历史风云变幻和民众生活,尤其是执著于书写农村社会情景的。

  在柳青的作品中,他塑造了很多有特点的血肉丰满的农民形象,如王加扶、王克俭、石得富、梁生宝、梁三老汉、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改霞、素芳等,其中一些人物是达到艺术典型高度的。柳青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及语言习惯等都有精细准确的把握,这使得他在书写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既写出他们作为时代风云变幻中普通中国农民的一面,更写出他们是地道的陕北农民,散发着浓郁的陕北风味的一面。柳青在他的小说中,还写出了特定的陕西地理气候、物产风俗,富有浓郁的陕西民俗风情。而在小说语言方面,在显出一定欧化气息的同时,柳青也自觉追求地方特色,用陕西民众口语来塑造人物、表现生活。总之,柳青的文学创作始终深情执著于陕西大地的人与物,他生于陕西,长于陕西,创作之树亦深深植根于陕西大地。

  再次,柳青是西部文学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柳青应被视为西部文学发展历程早期阶段的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对于西部小说而言,他的中介作用和重要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柳青从事文学创作对中外文学的吸收是比较丰富的,他阅读过丁玲、蒋光慈、成仿吾、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也读过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等国外作家的作品。他有深厚的英文阅读功底,阅读了许多英文的心理学、美学著作,这些资源对于他的创作发生着有益的滋养作用,是他进行写作活动的基础。在柳青之前,没有经典的西部作家作品供他学习模仿,但他的创作却成为后来西部作家,尤其是陕西作家写作的重要资源和学习典范,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京夫等作家都曾经将柳青视为文学膜拜的对象。路遥曾将柳青当做自己的文学“教父”,陈忠实也将柳青视为其文学创作上的“老师”,并认为柳青是对其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大多是从模仿柳青开始的。可以说,西部文学中引人注目的“文坛陕军”的起点是在柳青这里。

  具体而言,柳青的示范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柳青对中国农村关注的热情以及对农民命运的认真严肃思考和描写,影响了西部很多作家。最明显的是其推动形成了陕西作家热衷于关注农村、书写农民这一特色。二是柳青作品,尤其是《创业史》显示出的“史诗性”特点对西部作家的后来者影响较大,这在陕西作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陈忠实《白鹿原》、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史诗性”追求。显然,柳青和他的《创业史》吸引着这些作家写出描画历史脉络展示社会变迁的大容量作品。三是柳青小说的现实主义气质,主要体现为深深扎根于生活,以比较传统、严谨的写实风格对社会生活和人物进行摹写,写出“生活故事”,富于生活气息,显出厚重沉实的风格。这一特点也对后来的西部小说家发生影响,在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的创作中,比之柳青,他们进行了新的探索尝试并有所突破,但与新因素共在的是现实主义的底色。当然,柳青创作的这些特质既是他的个人特色,也与特定的西部现实相关,而这些现实在柳青之后虽然发生着缓慢变化,但仍然是柳青之后的西部作家所面对经历的主要现实之一,所以他们在这里生出对于柳青的亲近是很为自然的。

  复次,柳青是今日西部作家及西部文学前行的启示者。

  柳青已逝,但斯文仍存,他的文学实践活动及其作品对于今日的西部作家依然富有启示意义,对于西部文学的发展依然具有多种资源性价值。这里择取两点论之。

  柳青曾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能干这一行”,作为一个作家,柳青如是说,但最为值得珍视的,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如是实践,把文学视为信仰和严肃的工作,倾注生命于其中,这是值得西部作家尊敬和学习的。当下,后现代文化与全球化浪潮正浸润漫卷西部,西部作家当以柳青的精神砥砺自身,在文学活动中面对各种新的情况和诱惑,坚定于文学信念,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之,长养献身于文学事业的执着精神,不浮躁、不跟风、不为市场所控,这自然大大有益于西部文学的发展。

  柳青文学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创作与生活的深刻密切结合。柳青认为,“一切归根于实践,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他早年即经由革命工作深入陕西社会,及至后来,为了创作的坚实,落户长安县皇甫村,扎根于农村,其现实生命与艺术生命皆沉潜入陕西农村社会,堪称是作家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典范。柳青沉潜于生活不惟对于西部作家有借鉴意义,就是对于西部文学的研究者及阅读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鉴于广袤西部在地理、人文、民族、宗教、人口等方面的复杂性、丰富性,关注研究西部文学的学者,应尽量争取进入西部特定地区生活,获取一个基础性的生活经验的底子,则学术上分析研究的准确可靠性才能充分保证和提升,也能有效避免理解分析的偏误。而对于关心热爱西部文学的阅读者来说,对西部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体验性了解和感知来作为展开西部文学阅读的底子是很有价值的,有助于避免偏见和臆断,也有助于一定程度消除地域、文化的隔膜。

  今天,柳青的文学创作的得失仍不断被研究者们深挖细究,对其的毁与誉如风中波涛,起伏不停。这是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作家在历史长河里都必然经历的不断的淘洗和检视,柳青亦不例外。不过,今日的我们不能无视柳青文学创作的独特创造和贡献,亦应清晰认识柳青的价值及他与西部文学的深刻关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