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庆《我们的来历》,《清明》2014年第1期 旷世“家谱”的背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9日07:25 刘晓闽

  林一含是某报记者,他四处揽活,最擅长做负面报道,认为负面报道比正面报道更容易、更有意思、更过瘾。殊不知,这些见诸报端的负面新闻并不是林一含的初衷,他乐此不疲地写负面报道,其实是将此当作生意在做。“血性和正义感,仅仅是外衣而已,是做生意时的叫卖声。他需要钱,所以他制造机会收取红包。医生做手术收红包;领导提拔下属收红包;做记者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曝光来收红包。”小说中的林一含深谙此道,且把这种“揽钱的买卖”做到了极致。

  林一含为此广交朋友,在不同行业里都有眼线。小说中税务局的小齐就是他的一个线人。小齐这次要林一含揭露一桩丑闻:税务局副局长肖玲玲伪造档案。作为记者的林一含异常敏锐,深知如此重要而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有货真价实的证据。经过一番穷追猛打、咬住不放的“战斗”,林一含终于逼迫事件背后的“大人物”采取行动。当地一个声名显赫的实业家主动打电话约见林一含,见面后,实业家美丽能干的新婚妻子适时地向林一含提出了一个意外又合理的请求,请他为实业家写“长篇报告文学”,还要出书,酬金10万人民币,附带条件是再也不要追查那个负面新闻。林一含心领神会,随即把酬金加码成15万,双方成交,皆大欢喜。不久,一本名叫《时代骄子》的书面世了。

  这是一桩肮脏而卑劣的交易,它践踏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羞辱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良心。林一含十分清楚,被他歌颂成“时代骄子”的大实业家不过是当年妻子厂里一个名叫孙五斤的临时工,个子矮、长得丑,因偷盗摔断了腿,甚至还是个“瘌痢头”,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低微、人品卑劣的家伙偏偏也看上了自己当年的对象刘红娟,一封接一封地给刘红娟写情书。刘红娟觉得好笑,与林一含一边分享那些错字连篇的情话一边捧腹大笑。后来,这个癞痢头逐渐发迹,一步步的上升都建立在血淋淋的贪婪和残酷之上。如今,林一含全然不顾这些,像个长袖善舞的弄臣,对他面前的“孙总”(已改名孙克凡)阿谀奉承,心甘情愿地委身奉献,他的生花妙笔也得到了“主人”的欣赏,并在为对方虚构个人辉煌史的路上往前走了一步——为孙克凡伪造他的家族史《家谱》。林一含知道孙克凡在意自己出身卑微,母亲几番改嫁,父亲来路不明,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显赫的家世。林一含投桃报李,积极承担了这个“光荣任务”,他殚精竭虑地在“幽暗的时间隧道里往上追溯”,很快就为孙总的“出身和家族”编造出旷世奇缘般的《家谱》——孙克凡被确定为孙氏家族第79代子孙,他上面的78代祖先群星荟萃,有文将武官、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商贾名流,甚至有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而孙克凡的父亲也成了隐居孙家大湾的知识分子……据此,孙克凡斥巨资在孙家大湾修建了孙家祠堂,既有办公大楼的雄伟气派,又有庙宇殿堂的肃穆和庄严,将林一含虚构出的那些祖先按尊卑顺序一一供奉在祠堂里。当然,孙克凡没有亏待林一含,给了他高得离谱的酬金,而林一含也受之坦然。

  如果说用高科技手段为孙克凡(孙五斤)植上头发改变他的“癞痢头”仅仅是金钱和商品的交换。那么,林一含为孙克凡伪造“旷世奇缘的家谱”,就是出卖了文人的良心和道德。当文人的良心和道德都可以用金钱来收买时,我们的社会退步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这不仅是小说的虚构,在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交易”并不在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我们的来历》的警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