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刚到美国倒时差时读到长篇小说《梦在海那边》的,读完此书,掩卷之际,顿觉一股清新、爽快的暖风沁入肺腑。“这样的书是值得写也值得读的”,李敬泽序言中的话我深有同感。新世纪以来,新移民文学发展迅猛,全新的视角、多元文化的参照,反思中国上世纪近百年历史,的确写出了不少佳作精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近10年来的新移民主流群体——新留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却少有人问津,不能不令人遗憾。现在,洪梅这部长篇小说应时而出,也许不能说是填补了空白,至少可说是当下新留学生文学的一个出色代表。
我之所以称之为新留学生文学 ,是有别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来自台湾的留学生那种充满孤独失落的悲情文学,也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陆留学生打工拼搏的洋插队文学。新留学生文学大致是写新世纪前后从大陆出来的新一代留学生的生活遭际:他们大都有着高额奖学金,读过名牌大学,拿过高学位,有份高薪工作,虽还不能说已完全融入了外国主流社会,但已算是中产阶层,进入了小康水平。特别是,他们与故国故乡的联系再不是那样的“阻隔”,在空中,大半天的航程;在网上,分分钟的时间。他们的新问题是在异国所接受到的现代价值观念、人文关怀,以及子女教育、自然环境等,与国内已有相当的距离;而国际经济的危机、失业的威胁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事业的诱惑,迫使他们要在归与不归的面前作出抉择;同时,他们在青春期所生长出来的海内外种种感情纠结,也面临延续还是割舍的选择。这些演绎出了洪梅“梦在海那边”的许多动人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些平凡人的小事,但充满了温馨友爱、真诚和睦。有意思的是,还有“国际友人”比如多瑞丝一家加入其中,成了个国际大家庭,这也正是新留学生文学的一大特点,小说在多方面给了新留学生文学以精彩诠释。
我认为,《梦在海那边》实际上是当代海那边的“青春之歌”。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年轻美貌的新留学生凌紫荷。她是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知识女性,小说甚至可以说是她在海那边的个人情感史。好几位男士前后围绕在她身边,出现过不同的情感纠葛。杜宏杰是第一个进入凌紫荷情感的男人,他们是北大的同学,杜是学长,又是同学中的楷模、偶像。可出国前他给紫荷的一封定情书被杜的另一个追求者卓慧截获,捷足先登夺去了杜宏杰的爱,从此杜宏杰在小说中淡出了。有论者说,杜的淡出是小说的“明显不足”,杜应该占小说中“最重要地位”,因他是“留学生的先锋”、第一个海归者。这我不敢苟同。当下,留学生的归与不归,不能被判为是非、好坏或爱国与否的标准。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不看身在何方,只看心向何处,哪怕人在天涯海角,心存祖国,永世不忘,就是可贵可爱的。杜宏杰是个优秀全面几乎没什么缺点的青年,但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当主角,大书特写。洪梅没有选择走这条路,她突出的是另一个有个性却又有瑕疵的青年肖逸。肖聪明伶俐有主见,他从科研工作转到金融行业,从头学起,即见成效。只是意外遭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陷入困境。可他没有丧气,毅然出走非洲,去支边扶贫,深刻反思后,再重新回来创业。他对紫荷一往情深,始终不渝。一次偶然地醉酒失足,叫他后悔不已。尽管紫荷不能原谅他,最终移情别恋,他仍默默地苦恋,在紫荷成为寡妇,还拖着女儿时,他仍然在紫荷身后随时等候她的召唤。肖逸有血性,有思想,有锋芒,也有毛病,是当代新留学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当代新留学生的真实面貌。小说中,紫荷最终选择了美国特种兵出身的布莱恩。我以为,布莱恩的形象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为新留学生文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他身高马大,健壮魁伟,有知识有教养,为人正直,讲正义,待人热情,讲信用。他生长在基督教家庭,基督教文明深深扎根在他心底,可小说似乎刻意回避了这些,我倒以为毋需如此,信仰是一个人的支撑力量和思想根基,写小说不可能回避的。在“9·11”灾难中,布莱恩主动请缨,登上世贸大厦去救援。我见过不少写“9·11”的文章,惟此更为惊心动魄、情意缠绵、壮怀激烈、震撼人心。作者运用了影视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的时空切入,或远或近或特写,或仰或俯或正面,还借用电波写在多瑞丝家的紫荷和在世贸大厦的布莱恩的联系,将“9·11”错综复杂的场面写得淋漓尽致,真实生动,特别是成功塑造了布莱恩的凤凰涅槃。
毋庸讳言,对于紫荷的刻画,作者倾注了全部心力和情感,写得丰满充实,真切可爱。我以为,紫荷的全部性格特征可以用“大爱和追求完美”来概括。她对杜宏杰的倾慕、对鲁江舟病重的无私关爱、对肖逸的漫漫苦恋以及对布莱恩的疯狂情爱,甚至对父亲的无限忏悔,无不是追求完美大爱的身体力行。不过,我个人似乎总有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紫荷和新留学生们青春焕发,前途光明,但好像还是缺点什么,是内心支撑的力量,信念、信仰抑或理想追求?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知性青年,他的生命不只是为了“活着”,而应该有更高更远的志向和信仰。作者说得好,当“再以不同的心态重新审视一下生命的意义”。用黑格尔的话说,人不能只处在“自在阶段”,应自觉地走向“自为阶段”,有意识地为理想事业作出贡献,这才应是新留学生的本真。
最后,小说在文字叙述和情节结构方面,也运用裕如,颇见功力。尽管作者是理工专业出身,但纤细柔美的文笔,酣畅淋漓的中西文化语言的运用,写景、状物、叙述、抒情,或泼墨写意,或精雕工笔,却娴熟老到,显示出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