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作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0日07:12 余翠荣

  如果此刻你问我,这个世界你最痛恨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编辑。因为就在昨天,我的一篇稿子又被改了个七荤八素,我恨不得提着刀子去找他理论。

  编辑,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屠夫——冷酷无情,凶狠残暴;一刀下去,总要让你见了血才甘心。而被砍成个七零八落还算万幸,有时候,直接就要了你的命。不信,你随便问问哪个作者,都能提供给你一部血泪史。

  比如说吧,有句话是“挥手自兹去吧”,编辑偏要改成“挥手从兹去吧”。我就纳闷儿了,你那个字儿长得比我的好看?把“答案”改成“回答”;“赫然”改成“意外”;“端庄”改成“严肃”……反正,总能在一篇稿子上给你动点手脚!

  最要命的是——往往你认为最精彩的那一部分,活生生地就给你砍掉了……及至稿子出来,你就只有哭的份儿了。

  为了屠刀下求生存,我曾经疾言厉色和编辑当面对质过、通过别人婉转传话过、假惺惺地装作讨论文学暗示过、拒绝投稿以示抗议过。但是,只要你是一个作者,只要你还想让你的作品公之于世,你就逃脱不了被编辑屠杀的命运。

  我是这样痛恨编辑,我与编辑不共戴天。

  可是,当我这样发泄愤懑的时候,其实我自己同时也是一个编辑,也干着抡起刀对作者“下黑手”的勾当。2009年一个同事投给我一篇千把字的稿子,三下五除二就让我砍去300字,剩下那700字,也有一半被我处理过。那同事从此见了我就黑着个脸,有半年没和我讲话。

  最辉煌的战绩是,把一位著名老诗人写的、赞美我们行业的诗掐头去尾,精简中间。大概是我的手笔大了一点,这位老诗人非常生气,有天终于逮到我,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即使我坚持认为他的诗写得实在是太啰唆了。

  因为改稿子,被作者捎言搭语地指责是常有的事。

  作为编辑,我却在心里想:你以为你是老舍啊,一字动不得?《 康熙字典 》还有错别字呢,没一枪给你毙了已是仁慈。我这样劳心费力给你修改,那是因为看重你、肯定你。我有责任和义务使你的作品更好。

  看看,编辑和作者,就是这样的天敌。

  在编辑看来,他就如同父母,他改你的稿子,实在是因为爱你,认为你是可造之才。而作者呢?认为他已经是一良木,根本用不着你修砍。

  于是,现实的情形常常是这样:作者咬牙切齿骂编辑,好像编辑把他的传世之作毁了。而编辑激情洋溢地夸作者,如同这个作者是他造就的。

  无论作者怎么仇视编辑,编辑怎么修砍作者,两者依旧唇齿相依,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好的作者,确实可以使一份杂志、一个版面熠熠生辉。没有作者的作品,编辑不过在做无米之炊。反之,一个好的编辑,能够发现、栽培、成就一个作者。这世上,只有作者嫉妒作者,没有编辑嫉妒作者的。编辑只会为发现了一个好作者而高兴、庆幸。

  事实上,编辑与作者并非完全水火不相容。曾经在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编辑把一个我很得意的词儿给换掉了,我深为愤愤。后来结集出书,收录这篇文章,就把那个词儿又换了回来。到出版社编辑审稿时,又把那个词儿给换掉了,而且换的是与报社编辑换的同一个词儿。我心想,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过了两年,当我重读那篇文章时,发现这个词儿确实比我原来那个词儿更准确,更生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怎样做一个编辑才能不被骂呢?资深编辑李明升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合格的编辑,就是尽量不要给作者改稿!这是一个高度。”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被编辑“屠杀”的作者呢?那就是狠狠地提高你的作品质量,高到让他无从落刀。

  (摘自《如此而已》,作家出版社 2013年12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