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强军梦 激情抒心声
——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综述
马蹄声动春风醉,万紫千红竞芳菲。
1月20日下午,中国剧院华灯齐放、春意融融,2014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在振奋激越的动人旋律中华彩启幕。
伴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的迎春韵律,60名小朋友“骑乘”小红马喧闹登场,大屏幕上交替变幻一幅幅春回大地、和谐欢乐的美好图景,人们无不心怀爱恋与喜悦,和军队离退休老同志一起,去品味这场拨动心弦的军旅艺术盛典,共同拥抱新春佳节的到来。
主题厚重——中国梦、强军梦,交相辉映
旗帜高扬春光好,万里神州尽朝晖。这台文艺演出始终贯穿着中国梦、强军梦的主题,通过歌舞、小品、短剧、管弦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广大老干部和部队官兵奉献上了一台艺术盛宴,体现出深刻厚实的思想内涵和高雅庄重的审美格调。
军队建设的生动实践,赋予整场演出恢弘大气的品格。联唱《踏上强军新征程》艺术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新成就,几位青年军旅歌唱家通过精彩的演唱,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将军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变化、新风貌、新亮点进行了汇总梳理。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倍感鼓劲提气,从心底油然而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强决心。
对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艺术化诠释,使节目呈现出强大的战斗意蕴、昂扬的精神气质和崭新的时代风貌。在混声合唱《我是一个兵》中,威武的军姿、熟悉的旋律、难忘的歌声,唱响的是为伟大祖国当兵、为人民群众扛枪、为民族尊严冲锋的朴实士兵情怀。小品《英雄帖》的故事发生在一线作战部队训练场,作品通过特战队员无意中“错发”英雄帖的小误会,折射了“演习不是演戏,训练就是实战”的主题。作品还巧妙植入去年以来在全军上下备受瞩目的机关干部“蹲连当兵”元素,通过一线战斗员的口喊出了“不能败,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的警世强音。
在熟悉的旋律中触摸峥嵘岁月、重温往日情怀,战火中的青春在恣意张扬,壮怀激烈的军人血脉在贲张,节目聚焦老同志最铭心的场景、最难忘的记忆、最关注的话题、最强烈的忧虑开掘创作主题,短剧《太行山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剧编剧王宏说:“去年以来党中央强力转作风、树新风,正纲纪、反贪腐等一系列制度举措深得党心民心军心,这为该剧提供了现实创作基础,舞台上说的是当年事,表的是革命情,唱的是同心曲,最能引起老同志们共鸣”。
情感真挚——忆往昔、抒心曲,荡气回肠
穿越岁月烽烟,重回激情年代。演出通过多种题材和样式,多角度表达对老前辈战斗岁月的深情追忆,对老同志本色不改、壮心不已的由衷礼赞,对军爱民、民拥军,血肉相连一家亲光荣传统的热切呼唤,情感饱满,昂扬处让人慷慨振奋、悲壮处催人潸然泪下。
老曲调重新编配,吐真情抒心曲让人感动。男声独唱《回延安》袒露了老同志们衷心热爱党、真心信任党、无限忠于党的赤子之心,还传达出老同志们“再回革命圣地、共致战火青春”的特殊意涵。男声独唱《过雪山草地》唤起了老同志对往昔革命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在二重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中,年轻歌唱家的演唱激情四溢、豪情萦怀,引爆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节目传递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意涵,带给老同志们久久的回味和感动。“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为共和国的建设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奉献了全部力量,他们是大功臣,也是大恩人。我们通过这样一台有情有义、情深义重的文艺演出,向他们恭贺福寿绵长、向他们汇报军队建设蒸蒸日上、向他们保证先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定将薪火相传。大家怀揣敬仰和感动搞创作,最想表达的就是一颗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一份绿叶对根的情意。”总导演李福祥这样阐述晚会的创作思路和情感基调。
老题材全新创作,大情怀表心声让人震撼。女子舞蹈《沂蒙情》是总政歌舞团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中的片段,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演员们舞起红扇,载歌载舞,情绪欢快热烈,艺术地展现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场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短剧《太行山上》结尾处,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和乡亲们,与当年的烈士共同站成了一组预示着“革命前仆后继、传统生生不息”的雕像,生动反映了当前贯彻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的时代风采。女声独唱《大地情深》由远及近、娓娓倾诉,歌曲中树与大地的形象比喻,将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深情大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撼人心魄。
风格阳刚——胆气豪、志气壮,铿锵豪迈
对人民军队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战斗作风的集中彰显,对革命军人伟岸之躯、雄健之姿、阳刚之美的艺术展示,历来是军旅文艺节目征服观众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在混声合唱《假如战争今天爆发》、合唱与领唱《强军战歌》中,阎维文的领唱高亢激越,合唱队的回应山呼海啸、激情澎湃,有力表达了全军将士枕戈待旦、苦砺精兵的英雄气概和男儿血性。
男子舞蹈《步调一致》是近年来军旅文艺舞台上又一经典佳作。22名健美伟岸的青年男子,踏着8名乐手敲击出的轻快节奏,起步、跳跃、侧身、匐身、翻转,直线、斜线、交叉等等,静时悄无声息、动则步调一致,该作品在舞蹈语汇使用上简洁之极,却也壮美之极。该舞蹈名称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既明示了舞蹈审美特点和舞蹈语汇的指向,又清晰传达出人民军队永远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决心。壮美的军旅气派和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使该舞蹈获得一致好评。“无论是主题思想提炼还是艺术表现力,该舞蹈作品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军人行为之美、作风之实、品行之真、素质之强都在潇洒舒展、干净利落的舞姿中展露无遗。”艺术家阎肃给予高度评价。
清新简约——重本体、去奢华,抱朴守真
“一块大屏背景变幻万千姿彩,六面条屏组成二道幕重构视域空间,一块滑板式阶梯呈现流动舞台,演出包装看似简单,却丝毫不影响节目精彩好看。”有观众在微博上发出感慨,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
确实,演出剧组积极响应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部署要求,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落实到整个演出中。没有炫酷舞美,没有耀眼灯光,没有锦衣华服,没有奢华包装,晚会重艺术本体“原味”、重朴实表达“走心”、重以形写意“守真”,呈现出一种清新雅致、朴素简约之美。
与以往不同,今年这台演出基本由总政直属文艺单位挑大梁,不再调集军队大单位其他演出团体人员。“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恰如其分,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审美是与过于充盈的物质背离的。”在总导演李福祥看来,这台节目投入减少,但并没拉低“高规格、高格调、高品质、高水准、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标准。
对舞美总设计孙天卫来说,从创作双拥晚会的人民大会堂巨型舞台,回到舞台空间相对狭小简陋的中国剧院,其挑战和难度并没有减轻,“在创作上坚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能降低演出的艺术水准,削弱崇高主题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作难度反而加大了。”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用红灯笼、透明镂花材质镶嵌鎏金五星,非常典雅大气,符合晚会的品质和主题立意;用LED屏铺满舞台后墙,光影瞬息万变,同样能营造出五彩斑斓的舞台效果;六面条屏和滑板式阶梯延伸了舞台空间,打破了视域局限,同时让演员换装、候场、摆造型等迅速完成,舞台的流动感、层次感和立体感明显增强。女子舞蹈《莲颂》中青春少女的婀娜舞姿和铺满半个舞台的荷叶荷花,在LED屏上一池碧波与梦幻灯光映衬下,美得让人沉醉。
服装设计师姜小明坦言:“这次服装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形式的简约不能影响艺术审美和主题表达。大袍大袖、富丽豪华的服装不见了,艺术本体却更突出了。”据介绍,混声合唱《我是一个兵》,歌曲《回延安》《假如战争今天爆发》等节目服装是统一制式的,女子舞蹈《沂蒙情》的服装是舞剧《铁道游击队》剧组中现成的,短剧《太行山上》演村民的部分群众演员服装是自备的,来自服装方面的花费确实节约了不少。
本版摄影:俞根泉 卞振 郭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