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哲理——读刘育贤的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4日07:25 王宜振

  刘育贤多年来主要从事童谣、童诗创作,曾出版过大量的童谣、童诗诗集。近日,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河诗歌》和中国联合传媒出版社出版的诗丛《琵琶峰》中,我欣喜地读到了他几十首新创作的哲理诗,惊喜之余颇感震撼。这些哲理诗大都很短,少则三行、五行,多则十行、八行。写哲理小诗,无疑是刘育贤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又一次调整和定位。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仍然苦苦在诗歌的道路上跋涉、追求,实在令我钦佩有加。

  刘育贤的这组诗共33首。其中第一首《人生》,读后立刻吸引了我:“如果只开一朵花/那肯定不是春天/如果只长一棵草/那肯定不是夏天/如果只收一穗谷/那肯定不是秋天/如果只飘一片雪花/那肯定不是冬天”。人生是一个大题目,即使大诗人,也不容易写好。刘育贤写人生与别人不同,完全别出一格。他深谙化大为小的手法,把人生化为一朵花、一棵草、一穗谷、一片雪花,而后,用四季这条线把它们巧妙地穿起来,真乃构思之奇,构思之妙。在表现人生内涵时,刘育贤虽然运用的是小角度,表现的却是一种大人生、大内涵、大境界。这不仅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运用人生智慧提炼出来的一种普遍真理。

  《村子》一诗,虽只有4行、12个字,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住久了/想出去/离久了/想回来”。为什么住久了想出去?因为外面的世界更大、更令人向往;为什么离别久了又总是想回来?因为村子就是家,村子有生养我们的爹娘,村子就是我们的根。这首12个字的小诗是用情感提炼出来的镭,每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重量。诗人虽然离开了家乡,但对家乡仍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感情。《村子》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在另一首小诗《西瓜》中,作者写道:“耍小聪明的人/再圆滑/也躲不过/那一刀”。西瓜怎么写?作者选取的角度极其特别。这首诗诗首句不写瓜,却写人,写的是和西瓜一样圆滑的人。很圆的西瓜,躲不过人类的一刀;很圆滑的人,也会和西瓜一样,得到“一刀”的惩罚。此诗看似写瓜,实则写人,以瓜喻人,写出了人生的哲理,起到了绝妙的讽刺效果。

  《影子》一诗,将影子与人相比:“跟在人前/跟在人后/跟在人左/跟在人右/永远跟下去/永远不成人”。人有生命,影子却没有。影子一生忠于人、跟着人,不离人的前后、左右,但跟了一辈子人的影子,是不是也该思索一下,这样跟下去,能变成人吗?这首诗写得妙趣横生,最后提出的问题引人思索。

  同样内涵深刻并揭示了人生真理的还有《寻找》:“终生都在/寻找/句号//然而/遇到的/总是/问号”。这里,诗人写出了自己一生的体验。人的一生不停地追求和探索,比如刘育贤,他写过童谣、写过童诗、写过民歌,如今又来写哲理诗,他的一生不断追求,永远不停地求知,永远没有满足。《寻找》恰恰是这种体验的结晶,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是艺术的核心。那么,核心以上是什么?核心以下又是什么?我认为,核心以上是感觉、感知;核心以下是智性,或者更深邃一些,是理性。现当代诗人更看重诗的理性,刘育贤也不例外。近年来,他一直在追求诗的理性。

  如今,不少诗人为了追求诗的理性,把诗写得晦涩难懂,这种做法最终导致诗歌严重脱离大众,变成了难以猜测的谜语。刘育贤善于从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哲思、提炼真理。刘育贤的不少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这种看似浅白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许多深层的东西,细细品味,会品出别样的味道。

  刘育贤能写出这种意境新、哲思深的小诗绝非偶然。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许多小诗都是他人生经历的提炼、概括和总结。刘育贤的诗简洁质朴,像是从生活的沙土中筛出的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智慧金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