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由幸福的读书人——读严歌平随笔集《究竟是谁侵犯了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2日07:18 刘祖慈

  这是一部颇值得一读的文艺随笔集。

  谈文集之前,我想先说一下马鞍山市。

  先前,它只是江南一个山野小镇。1956年国家决定在此设市。随着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它早已经蜕变成长江下游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一座日夜繁忙的港口城市。与此同时,在这座日夜铿锵作响的钢铁之城里,也集聚起千千万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大军。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加之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必然导致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随之发生显著改变。于是,先进的现代工业文明终于取代了陈旧的农业文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发旺盛,终于风生水起,应运而生,催生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人才。他们年轻有为,脚踏实地,思想新锐,不拘一格,敢于探索,力求创新,从而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素质甚高的文艺队伍。这支文艺队伍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火热的现实生活的淬炼和激励,也离不开这片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的滋养。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眼前这部文集,既是对这支文艺队伍多方位多侧面多角色的展示与观照,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新兴文艺思潮不断嬗变的研究与探讨。

  文集中收录的诸多文字,都是作家严歌平于近二三十年来在繁忙的编辑和行政工作之余写下的。内中有文学评论、艺术赏析、作品序跋、作者研究、追踪观察以及专题文论,等等。严歌平先前当过很多年文学杂志编辑,从事过文学创作,写过颇有影响的小说,后来又上过武汉大学作家班,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论下过功夫。工作的历练与理论的修为,使他的文学视野和思想境界都获得了很大的拓展与提高。他的文字质朴真诚,剖析恳切,言之有理,张弛自如,既充满感性的热忱,又满怀理性的激情。无论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还是新锐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思潮,只要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探索意义的命题,严歌平都一贯报之以满腔热情,积极参与讨论,给予推介和支持,希图让文学艺术在不断的求新求变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从这部文集的诸多篇什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歌平对文学艺术的痴迷与执著,同时也能观察到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城市文学艺术的活跃与繁荣,以及文坛风气之健康、淳正。我想,这正是马鞍山市文学艺术事业之所以兴旺繁荣,人才层出不穷的缘故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