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微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2日07:17

  文学,是一种救赎

  文学,是一种救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使人反观内心获得灵魂的净化。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3000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中,蒋勋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回归心中的田园。《诗经》的初民情怀、《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由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诗人为何做历史考辨性

  《一个诗人的考辨——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北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所收录的是学术性文章,都跟中国现代文学和史料有关。集子中的大多数文章,或整篇,或部分,都关乎史料研究,如史料之挖掘、考证和辨别等。

  作为一个诗人,是怎么进行历史性写作的?作者把哲学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和超验性更多地放入诗歌写作,而把历史思维的固定性、客观性和实证性更多地放进学术研究。其学术研究也时不时由演绎性的批评,转向历史性的考辨。写作过程中,作者“深切体会到拿证据说话的苦与乐。证据一般都不在自己的手头,要到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别的地方去寻访。有时,一条信息要多方多次寻访,在多次无功而返后,才能寻获。写考辨性文章很像探案,凭着蛛丝马迹去寻找充分的证据,而且还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下结论。否则,宁愿存疑甚至‘疑罪从无’。对于这种疑案,我会经年累月甚至数年如一日地关注有关的一切材料,就像专案组警察密切关注逃犯的信息一样。随着过程中不同方向的证据的显现,可能要不断推翻前面的假设,枉费许多时间精力,所以最终破案真是大快人心”。

  找回生命的热望和爱情的信仰

  这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文字,帮我们找回对生命的热望和对爱情的信仰。作者吕营,1971年出生,是一位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患者,身体会逐渐失去各种机能,直至生命被“冰封”。她没有在惶惑中聆听生命倒计时的嘀嗒声,而是倔强地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办热线,写书,成为了新闻人物,偶然的机缘更让她遇到了一个强壮阳刚的健康男孩,当爱情的浪漫遇上现实生活的困境,他们怎样为爱情保鲜?本书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作品,充满了真实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作者用一根木棍在电脑键盘上敲字,完成了两本书稿。这本《让爱解冻生命》(译林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是她的第二部书。

  实用的魅力科学

  魅力已经是一门应用科学了?这真是一件新奇的事。在《魅力》 (汤珑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这本书里,来自美国的作者奥利维亚·福克斯·卡巴恩把这门科学转化成了有直接应用价值的工具,并能够带来可衡量的结果。读者将系统地学到如何提升魅力,还会得到适用于真实生活的小练习。作者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帮人施展魅力的三要素:专注、力量与温情。读者将窥探到魅力人士的头脑与身体中发生着什么,并将深入理解那些曾经过严格培训的首席执行官们关起门来自我挣扎的内容。从大量科研成果中提炼的特殊知识将向读者展现魅力的实质与原理,让读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掌握魅力所具有的见解与技巧。

  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

  这是一个新鲜的词——断舍离。继《知日·断舍离》风靡后,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所著的升级版《断舍离》(洪逸慧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首次登陆中国。断,就是让生活入口狭窄;舍,就是让生活出口宽广;离,就是通过断和舍,来脱离对物品的执著。断舍离,既是打造正能量房间的家居整理术,也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人生整理术。断舍离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的生活充满能量,流动不停滞。山下英子认为,留在身边的东西,一定要最少量、最适合,才是最好的。要放弃不舍心,剔除身边不再合适的东西。一但形成自动机制,你就会自觉开始清理身边和内心的杂物,进而澄清自己的人生,体会前所未有的轻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