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阴霾和那缕消失的阳光——评李凤群长篇小说《颤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6日07:34 孟繁华

  李凤群是一位特别值得注意的青年作家,年轻的她先后出版了《非城市爱情》《活着的理由》《背道而驰》《如是我爱》等长篇小说。《颤抖》是李凤群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一部心灵史、精神成长史。

  所谓“颤抖”,就是控制不住的哆嗦,它是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现象,所谓心惊胆战就是这个意思。而且颤抖也是抑郁病人的表现形式之一。主人公的抑郁症和“颤抖”,主要来自她的童年记忆:我“战战兢兢地长大。有些人的不幸是可以避免的,有些人的不幸是自己亲手制造的,‘我’家庭的不幸则是无可奈何的,那是个不能完全自主的时空。”每个家庭都有它的秘史。一个农民家庭三代同处一室,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家庭不仅矛盾重重,更糟糕的是家里阴霾密布,从来没有任何欢乐和爱。一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其身心感受可想而知。

  家庭气氛一般来说是由女主人掌控的。这与“女主内”无关,有关的是,女主人如果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慈祥的母亲,家里的气氛大体是祥和的。但主人公的母亲却是一个心地扭曲、极不和善的女性。家里的许多矛盾都与她有关。她不仅不善待公婆,而且极端厌恶自己的孩子。主人公童年阴霾的记忆和“颤抖”的后果,大都来源于母亲的不善,她随意斥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打探大人的谈话。更重要的是,爷爷的死与母亲有直接关系。这个秘密父亲一直怀疑,20年后真相才大白于父亲面前:是母亲杀死了爷爷。懦弱的父亲对这个秘密“认定了20年,也忍耐了20年,既没有爆发也没有原谅”。在一个充满猜忌、怨恨的家庭里,完成了孩子最初的心理培育。

  没有爱的温暖和教育,这是很多贫贱人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渴望爱和关心,是每个孩子最正常不过的心理要求,但他们的存在和要求没人理会。不信任、没有安全感等,就这样成为一个孩子童年记忆的全部。对母亲心理、行为的袒露和描述,不是先锋文学的“弑母”诉求,李凤群是用写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一个性格鲜明、有真实感的母亲形象。她过去是一个凶神,老年则是一个“乞怜”的形象。“乞怜”一词就像狙击手,对形象而言一枪毙命。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我”与一凡的关系。一凡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始终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面目并不十分清晰。但作为现代青年,他让主人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是一个善良温暖、举止得体、十分敬业的知识分子。他的存在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在鲜明的对比中,前现代的乡村中国并不是田园牧歌,那里更像一个无边的泥淖,谁都会越陷越深;但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一凡,尽管多有理想化的色彩,但与前现代的昏暗比较起来,它终还给人以乌托邦式的指望。不幸的是,当“我”满怀欣喜来到一凡的城市找他的时候,一凡不在了。“他可能出国了,也有人说他得了抑郁症,回家隐居去了”。这自然是一个晴天霹雳。“我”曾有过的与一凡见面的各种可能和想象都瞬间烟消云散。对“我”而言,那仅存的一缕阳光消失了,这是“颤抖”又一次来临的时刻。

  如果一凡得的也是抑郁症,那么,这个不约而同的病症在小说中就因此具有了某种隐喻性质。它的普遍发生,喻示了“现代”精神生态的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李凤群在小说中没有盲目地歌颂“现代”,现代有它自己的问题,而且现代的问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造就了同一种后果:病患并没有从我们的世界消失。《颤抖》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细部,它令人颤抖又难以回避。应该说,这是一个年轻的勇者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告白。生活是如此的沉重和惨烈,穷苦人和弱势群体甚至难以维护自己生存尊严的最后底线。当然,作家呈现“颤抖”是为拒绝生活中的颤抖,是为了“颤抖”不再发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