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的小小说创作已然成为小小说界的一个现象,它具备了小小说创作的诸多内在规定,如篇幅字数,如寓意深刻,如立意新颖,如结构精巧,如结尾奇特。但我想说的是他的小小说中传达出来的百川汇入海一般的丰沛的气韵,正是这气韵让凌鼎年的小说有了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凌鼎年迄今为止共创作、发表了3000多篇作品,这个数量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他的小小说的气韵也是在量变到质变的哲学高度上形成的。凌鼎年的小小说取材相当广泛,《那片竹林那棵树》中收录了36篇新作, 运笔自如,况味悠远。大有“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之感,见出一个成熟的优秀小小说作家的功底。他的小小说可道之处非常多,比如常见的小小说的结尾,追求奇特、出人意料、扣人心弦、跌宕起伏,读过留有余味。但是凌鼎年在处理结尾的时候一方面追求传统方式,但另一方面超脱了传统,于变化中求发展,于发展中求创新。他的小小说整体感极强,具有通盘布局的全局高度和意识,驾轻就熟,不刻意追求一个新奇特的结尾。这是凌鼎年对小小说创作的丰富和发展。比如《辐射鼠》,在作者奇妙的想象力之外,写出了两个人物不同方法导致的两种结局,或叫做可能性结局,言已尽而意无穷。《吉尼斯纪录》《殉节》《沙和尚走红》《卧底者》《寻找处女集》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见出作者胸有成竹般的考量,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在无穷韵味中勾画出小小说的大气象。
在小小说创作中,囿于篇幅,通常是见事不见人,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凌鼎年的小小说中出现了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比如牛不空博士。小小说的人物塑造素来是创作上的难点,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让小小说产生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呢?凌鼎年给出了一种可能性。牛不空以越来越清晰的形象存活在凌鼎年的具有内在关联的、立体架构的小小说中。目前虽性格还嫌简单,但是我期待牛不空这个人物性格日后会在凌鼎年的笔下有发展,希望给人物保留性格发展的空间。这将会是作者对小小说文体的又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