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青海、黑龙江、上海、宁夏等地举办的一系列文学奖项陆续揭晓,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受到关注。
近日,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颁奖仪式在西宁举行。青海省文联主席班果、副主席马有义,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等出席颁奖仪式。本届青海青年文学奖共征集到集体报送和个人申报作品20部,最终评出获奖作品7部,多杰才旦的小说集《空中迷宫》获得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文学之星,王永昌的散文集《驿路平安》、马玉珍的散文集《悠悠墨香》、张强的小说《那一世,我遇见了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今生今世》、刘大伟的诗集《雪落林川》、阿甲的散文《乞讨者三题》、索南才让的小说《存在的丰饶》获得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青海青年文学奖由青海省作协主办,每两年评选一次。设立这一奖项旨在扶持本土文学新人,繁荣青海文学创作。
为了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人才,促进和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黑龙江省作协共同主办了第四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奖评选活动,获奖结果日前揭晓。本次参评者中有来自满、蒙古、朝鲜、回、赫哲等少数民族的作者。经评选,共有15部(篇)作品获奖,其中包括用朝鲜语创作的作品5部(篇)。巴彦布的叙事长诗《哈尔滨之恋》等3部作品获得一等奖,吴继善的报告文学集《又一道山梁爬上来》等5部作品获得二等奖,关恒武的长篇小说《两半屯》等7部作品获得三等奖。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的设立,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举措,对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受到少数民族作者的欢迎。
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近日揭晓。本届获奖作家共计41人,获奖作品是从近3年间在《上海文学》刊登的作品中遴选而出的。其中,中篇小说有盛可以的《成人之美》、薛舒的《隐声街》、阿拉提·阿斯木的《阿瓦古丽》、滕肖澜的《上海底片》等,短篇小说有宗璞的《琥珀手串》、残雪的《外地人》、苗炜的《警察与外星人》、周嘉宁的《轻轻喘出一口气》等,专栏有从维熙的《从维熙新作》、李辉的《李辉走读》、张承志的《你的微笑》、张辛欣的《我的伪造生涯》等,散文有夏葆元的《木心的远行与归来》、韩小蕙的《理念是天堂的花朵》、陈文芬的《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孔明珠的《一笔尘封旧账》等,诗歌有余光中、潘洗尘、王小龙和田原等人的作品,理论和评论文章有郜元宝、杨庆祥、洪子诚、张定浩等人的作品。《上海文学》奖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的创作。
近日,由《黄河文学》杂志社主办的首届《黄河文学》双年奖评选在银川揭晓。苏宁的长篇散文《一座消失的村庄》获得特等奖,石舒清、阎连科的作品获得一等奖,次仁罗布、阿舍等15人的作品分获二、三等奖,林麦琪、苏笑嫣、火楠3名“90后”作家的作品获得“新人新作奖”。这些获奖作品是从2012年和2013年《黄河文学》刊发的600余篇文学作品中精选而出的。主办方表示,此次评奖基于作品的“价值、独创、反响”3个关键词,要求作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与刊物倡导的价值方向一致;有独特的思考和言说表达方式,文化特色、文化思考和文化创意突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产生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据悉,从本届开始,《黄河文学》双年奖将作为杂志常规奖项,每两年定期评选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