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周末的夜晚,在101购物中心内部自上往下俯瞰,通明的灯火映照在粗大光滑的石柱及光洁的地板上,衣香鬓影,笑语喧哗。凝望良久,仿佛进入一种无声无觉的疏离状态,套用陈词滥调的文学术语,周遭的光影肤触,魔幻而写实。若以宗教的概念来阐释,眼前一切均属妄念所营构的五色楼台、散花天女,是如露如电的梦幻泡影;或以童话的记忆来比喻,灰姑娘初遇王子的那个场景大约庶几如此。但我喜欢站在这里泛览人间并胡思乱想,专柜的橱窗里一边是秋装NEW ARRIVAL,一边是夏季五折的清售,提着LV的名媛,背着COACH、DIOR或BURBERRY的少女,像悠游的鱼穿梭在水晶宫里,人人都洋溢着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幸福。
粉妆玉琢的台北市很适合年轻单身的女性。百货公司的楼层中专属男性的不及女性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打折特价的也以女性商品居多,那些气质素雅的茶店、调性温暖的餐厅,也好像专为年轻女性设计一般,连捷运站都有妇女候车专区。我所认识的年轻女性在台北的生活颇令人向往,工作当然也有困顿辛苦之处,但她们不需要靠蛮牛或保力达来恢复元气,她们懂得在小吃街点一盅四物人参鸡汤滋养补益,或是借由奇异的花草茶养颜美容,甚至可以在PUB无害的酒精中得到小小的放纵以舒缓压力。假日来临,干净的风格茶店或高级餐厅便会出现她们的丽影,她们喜欢在柑橘甜香的红茶与梦幻精致的蛋糕间交流心事并感叹人生。她们经常相约登山或一起练瑜伽,并定时在健身俱乐部完成一场汗水淋漓的有氧运动以驱除工作与生活的积郁,然后以远古而神秘的芳香精油,升华肉体直至一种灵修的清空状态。她们大方地交换生活情报,哪里的美发沙龙设计师又帅技术又好,哪里又有名牌的OUTLET……总之,以“多彩多姿”这样俗套的形容词来表现她们生活之丰富大抵没错。
年轻而单身的女性也并非只有物欲的一面,在诚品、在PAGE ONE总能遇见她们,也许她正在规划一次北非的自助旅行,也许她突然对中古欧洲的历史发生兴趣,或者她正打算重新装潢自己的小公寓或是换一辆车,她可以轻易地得到这些信息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当然,她们也会顺便买一本王文华的新书或英文版的《哈利·波特》,如果碰巧得到不错的活动信息,也许在明天的《易经》讲堂或国家音乐厅的大提琴演奏会上,又会遇见她们。
自信而怡然的年轻单身女性,以她们的品位与才干悄悄改变了台北的某些风貌,那些器皿必须更细致,那些服务必须更体贴;城市有时因为她们而妩媚,有时因为她们而自由。她们并不排斥深深的恋爱或一个温暖的家庭,开着LEXUS的丈夫胡子刮得干净而BALLY西装雅致;上双语学校的小孩英文流畅而绘画富于梦想;厨房是全套的德式自动化配备,寝室随着床单的色调散发着时而法国、时而意大利的风情。
可惜大学时邀她们去阳明山赏花的学长皆已家业两成,发福且微秃;联谊时玩得愉快却慢慢消失的男孩如今多为业务忙得焦头烂额,发出酸味的男人一身是病之余,假日只对3C卖场的showgirl或林志玲产生幻想。而当年那位因为女生出国念书、男生入伍当兵而分手的情人,偶然在机场重逢,才知他已经在上海开了店、落了户、生了根——“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彼此祝福或互留邮箱后,年轻的单身女性回到粉雕玉琢的台北,继续纵横职场,继续漫游生活,并在周末的101(一个现代的天上人间)与我擦身而过。
(摘自《海峡两岸青年作家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作家出版社 201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