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多米的羊八井训练基地,慰问演出正在进行。杂技演员王彬完成最后一个高难度动作后,因严重缺氧,突然晕倒在舞台上。在医务室里,她醒来后问身边的同志:“我今天的演出还好吗,战士们满意不满意?”终场谢幕时,当看到苏醒后的王彬又顽强地出现在舞台时,全场官兵自动起立,齐声呼喊她的名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是8月19日,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高原慰问一线部队时的一个动人场景。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转战重庆、四川、云南、西藏四省(市),慰问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密集演出60余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称赞道:“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到来,从部队礼堂到演习阵地,从高原哨所到巍巍边关,处处飘扬着火红的战旗,时时激荡着豪迈的军歌”。
山高水长,一路向着西南沙场最前沿
在年初“万里走边防”之后,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文艺分队再次踏上巡演大西南的征程。7月28日晚,成都温江,慰问抗洪抢险官兵的节目演至中场,突降暴雨,演员们不为所动,依然激情满怀地献上一个个精彩节目。台下官兵和逾万群众被深深感染,冒雨端坐,无一离席,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时,带队领导突然接到上级电话,要求第二天赶赴重庆,慰问2011级清华、北大国防生赴成都战区暑期教育训练班。一场转战大西南4省(市区)的巡回慰问演出就此拉开。
7月29日晚,山城重庆,13集团军大礼堂内,慰问清华、北大国防生和驻地官兵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演出分队随即赶赴西昌大凉山,马不停蹄地为1万余名野外驻训官兵演出9场。这一路,辗转行程1700多公里,把节日的美好祝愿和精神食粮送给驻训官兵。西昌巡演刚结束,文艺分队星夜兼程赶赴云南临沧,为当地党政军警民奉上《佤山魂·拥军情》专场演出。高密度的3场主场演出后,即奔赴临沧所属耿马、沧源、镇康3个边防县,慰问国境线上的执勤官兵。西南山高水长,他们每天行程在200公里以上,足迹踏遍临沧地区边防线上的每一个连队,每一个偏远哨所。
紧接着,战旗文艺直通车调头开至云南邓川、马龙两个训练基地慰问驻训官兵。为不影响部队正常训练,他们逐点逐片跑,逐营逐连演,一共演了23场。8月14日,小分队短暂休整后,又踏上了开往西藏的列车。他们克服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深入羊八井训练基地和山南、那曲等地边防哨所,为高原驻训部队和边防一线官兵演出12场。返回成都时,正值外训部队组织回撤。文工团抓住时机,抽组一支精锐分队,奔赴各驻训地域和回撤沿线,为官兵们奉上了6场精彩演出,为官兵们扫除了疲惫,愉悦了身心。
雨水把彩妆和泥泞融在一起,留在官兵心坎的最美形象
新的形势任务下,如何发挥先进军事文艺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的作用,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领导和团员们在思,也在行。
党委会上、军人大会上,全体演职人员的思想拧成了一股劲:演出一场不落,节目一个不减,标准一点不降。团里抽组精干力量,挑选优秀节目,研究巡演路线,制定详细方案,全力保障演出质量效果。在节目的选择上,他们充分考虑年轻官兵的审美喜好,侧重选择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喜闻乐见、时代性强的作品,对每一个节目进行精心排练、反复打磨,演出中虚心征求官兵意见,边走边写,边演边改,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西昌大凉山是部队野外驻训的重要战场,驻训部队比较分散,演出分队平均每天要演出两场,最多时一天要演出3场。云南临沧是“西南的西南”,与缅甸的边境线长达近300公里。由于位置偏远,这里一直少有优秀文艺团体踏访。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精挑细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舞台上获得大奖的精品节目,汇成了一台《佤山魂·拥军情》文艺盛宴。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台下一直掌声雷动、欢声不断。当地主要领导说:“这是近20年来临沧军民欣赏到的最精彩的一台文艺演出”。
8月4日,云南边防某团一连官兵像过节一样兴奋。一大早就把营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军装穿戴得整整齐齐。应邀赶来的佤族群众,穿上了只有过节才穿的民族盛装,早早地赶到连队迎接演出小分队。激昂高亢的歌曲、酣畅灵动的舞蹈、惊险刺激的杂技、诙谐幽默的小品……演员们热情讴歌边陲官兵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情赞颂军政军民的鱼水情谊。当歌手周彦青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时,官兵和佤族群众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
当小分队在马龙驻训场慰问演出时,天降暴雨。部队领导建议暂停演出,但演职人员一致表示:“只要台下有一名官兵,我们就要演出到底。”那天,演员们一个个里外湿透、浑身泥泞。女演员的脸上,雨水把彩妆和泥泞融在一起。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自豪地说:“老天是最美的化妆师,这才是最美的装扮”。
17日,演出分队抵藏一下火车,即投入到雪域高原紧张的演出中。第3天,他们直奔羊八井训练基地。由于严重缺氧,加之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第一次进藏,很多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头晕、头疼,流鼻血、夜难眠,有的人甚至发烧、呕吐。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用精彩表演和完美表现,赢得了官兵的一致好评。一位驻训领导感慨地说:“如果说世人眼里西藏最美的是格桑花,那么在驻训官兵心中,你们的表现比格桑花更完美、更圣洁”。
海拔4500米高山上,一个长久的军礼
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有着自己的优良传统,“只给官兵送欢乐,不给部队添麻烦”,他们坚持自己带车,自我保障,住班排、睡通铺。文艺直通车直接开到训练场,到了就演,演了就走。
演出中,演员们拜官兵为师、向官兵学习。演员陈丽娟年近40,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去年又不慎流产。团领导让她好好在家休养,但陈丽娟和丈夫宋欢却像往常一样,携手下基层上高原,场场不落。紧张的演出日程,使演员许飞、李莉疲劳过度,出现高烧、炎症等症状,她们拔了输液针头即上台,下了舞台又扎上针头,继续输液。几场演出下来,演员们都笑着说:“你俩把这辈子的针都扎够了。”在羊八井训练基地,演出终场谢幕时,全场官兵自发起立,向文艺战士行长久的军礼……无名湖边防哨所海拔5000余米,山高路险、坡陡弯急,进山的便道被当地人形容为“一条连鬼都不愿走的路”。演员小曾、吴雪梅和周彦青到达后,头痛难忍、呕吐不止。随行医生建议他们不要演了,但他们照样为战士演唱。下山时,他们无意中看到在这不长树木的山石间,官兵们在石头上刻下了这样的话:“请祖国放心,有我们的存在,就不会丢失一寸土地。即便倒下,也要将鲜血深入土地永不离开。”这一刻,他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一名文艺战士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