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酒诞生在这个世界,便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这神奇的玉液琼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如万斛之舟,吟风行饮在岁月长河,奔涌在人类血管中,焕发出人的豪气,催生出狂放的艺术诗篇,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人轶事。
酒文化的发扬光大,文人是重要的推动力。酒给予文人陶醉、豪情、灵感;文人赋予酒艺术、品位、灵魂。历代文人在酒香飘逸中,诞生杰作佳话的同时,也使酒在艺术中达于今日的辉煌。然而,酒留给人们深刻记忆的形象,无不是绘画、诗歌中伴于文人左右的各种酒器。故而,造型各异的储酒器皿,便成为了人们对美酒与放浪不羁的文人形象的一种直观感受。
历史演进到20世纪80年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回到湘西老家,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艺术家,自己并不喝酒,但对酒却充满着文人的浪漫情怀。他鼓动家乡要酿造出一种好酒,并相约一旦酿造出好酒,他将为其设计酒瓶。湘泉酒厂不负黄老所期,几经寒暑,果然酿造出了一种美酒,黄永玉得知后如约来到酒厂。面对散发着醇香的美酒,他久久沉默,正当众人面面相觑之时,他站起身道声:“各位稍坐,我去去就来。”半小时后,黄永玉拿着个填充饱满、袋口紧束的小麻袋走进来,将其置于众人面前,得意地说:“这就是酒瓶。”众人望着这“小麻袋”,不禁愕然,麻袋岂能装酒?面对大家满脸不解,黄永玉又不容质疑地说:“这酒就叫‘酒鬼’。人世间,鬼不可怕,酒鬼更可爱。饮酒的最高境界是‘鬼’,只有‘鬼’才能享受羽化成仙之乐。”
由此,“酒鬼”横空出世,并立即赢得了世人的喜爱。黄永玉的酒鬼设计,颠覆了传统酒瓶的造型。以农耕文化中收获的麻袋取意,寓意谷物丰收饱满充盈,以唤起人们对乡土的集体记忆。而“酒鬼”之名,则蕴含着楚文化蔑视既存、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湘西人生不服、死不屈的生命境界。在这一设计中,黄永玉以对农耕的感悟,乡土的造型,诠释于酒鬼之中。
出生于湘西凤凰的黄永玉,生命中充满着传奇色彩,在艺术创作中亦时时闪烁出迷人的灵光。故乡淳朴清澈的童年记忆,使他的艺术创作同样朴素纯净。湘西这块神秘的土地,赋予他崇火尚风、亲鬼好巫、天人合一的艺术基因和创造力。
地处边地的湘西,多种文化于此交汇。一条悠悠沅水,蜿蜒流淌,润泽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成为这片封闭土地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船工昼夜行于水上,寂寞的行程中,酒自然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伴侣。在风霜雨雪、激流抢滩的日子里,船工们仰天豪饮的狂放,搏击风浪的勇武身姿,构成了一幅幅雕塑般的剪影。酒陪伴着他们度过生命的春夏寒暑,给予他们激情活力和温馨的梦想。流淌在湘西人血管中的酒,孕育出了韧性不屈、慷慨雄健的湘西性格,不管在任何困苦境遇中,他们始终拥有着乐观放达的情怀。这种湘西精神也流淌在黄永玉的血脉中,成为他艺术创作不竭的生命源泉。
艺术与酒,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它们相伴而行,走到了今天。酒鬼,也已成为湘西独具魅力的一个文化符号,以自己特有的文化芳香,播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湘泉酒厂陈列室的一个玻璃柜中,我看到了当年黄永玉的原始酒鬼创意,一个用麻袋片缝制而成的麻袋造型,静静地躺在那里,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然而,随着时间的久远,它那淳朴的样子,如今看去,反而有一种志得意满的骄傲。是啊,当初有谁会想到,这朴素、简陋的麻袋,蕴藉着无穷的魅力,竟然撑起了今日湘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陈列室中,我还看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罗格先生等众多名人手捧金质酒鬼的大幅照片。酒鬼,在他们手中,散发着熠熠光彩。
由此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一定是源自民族文化精神深处,经艺术家慧眼发现、升华、创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