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者的精神乐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3日08:27 朱星辰

  2013年10月,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副教授米歇尔·希翁的专著《声音》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相应的领域内,“声音”既是一个专业化的学术词汇,同时也作为一种同我们日常生活及个人体验最为密切的现象而存在;声音既是熟悉的,也是神秘的;既具备学术化的深邃,也具备艺术感悟所带来的灵动。于是,在对声音无尽的探索、实验与体会的25年时间旅程中,米歇尔·希翁的《声音》便跃然呈现在眼前。

  架构一本复杂的、多样的、彻底并完全关乎于声音的著作并非易事,因为每一个倾听者对声音的认识角度都不尽相同,由于声音的不可物化性,它将永远存在于渺茫的未知领域。但是,声音却又如此具体,频率、分贝等都是将它量化的名词。

  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中,声音首先是感性的。它可能是维克多·雨果一首诗中所描绘的状态,或是其他文学家所带来的曼妙的例证,还有可能根据声音带给人的感受幻化成图景。从原始的听觉开始到牙牙学语的模仿,声音充满意味,充满神奇的能量。接下来,声音被米歇尔纯粹当成一种物理状态而进行学理意义上的描述,曾经的感悟转化成了不容动摇的数据,一个概念,两种诠释,没有什么比声音更合适充当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纽带了。因此,米歇尔眼中的声音是充满哲学的,所有的倾听者,都将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哲学乐园。

  倾听者依照感觉和技术将声音建构成一种存在的文化客体,之所以成为文化客体,主要依托于作者延伸了作曲家、声音表演者以及影视声音导演、诗人、科学家等所有声音制作者与专业倾听者的经验与实践,在上述人类所拥有的共同的、关于声音的哲学乐园里,声音在时间中延续的、不见踪影的、带有神秘感的美学特征,都被作者逐一呈现出来,在这个充满探索性的听觉旅程中,倾听者恍然大悟:原来声音可以这样具体的产生美。

  《声音》的哲学意味还体现在它独有的、彻底沉浸于空气中,却充满无限力道的能量上。我们忽视于声音的虚无,却不可能忽视这份虚荣所带来的影响,高强度的音量所产生的破坏、由特定频率、节奏所产生的律动带来的吸引或迷失,甚至在医疗科学中对人类精神的作用,都是这份虚无的元素所带给人类的震撼,它持续存在着,不到极致的环境中绝不消失;它没有痕迹,却带来记忆的痕迹;它产生于时间之内却又带来空间的距离;它永远运动着,错过一次,就错过永远。这一切都是米歇尔·希翁所带来的关于《声音》的充满矛盾却又统一于矛盾的哲理。

  该书的叙事是碎片化的,如同无形之声,但又具备整体上割裂不断的统一性思维,在这种带有思辨性的后现代叙事理念中,声音就暗含了颇有意味的哲思:存在与虚无并非完全对立,在相当一种平凡而又极致的情况下,它们从过去贯穿至现代,乃至未来。于是,为了呈现出虚无声音的存在性,作者不仅要将声音图像化,还要将声音影像化。如果说图像化的声音只是机械的模拟倾听者的状态,那么影像化的声音就是将其所具备的所有魅力都无限的扩大,它不再仅仅是视觉的点缀,却和视觉相得益彰建构着一种直至20世纪才兴起的新型视听媒介。这便是作者告之倾听者声音所独有的、无处不在的渗透者的能量。

  平凡的命名方式是《声音》一书最具有哲思意味的开头,纯粹而简洁的开端却带来巨大而复杂的叙事华彩。数理学家眼中的频率、诗人笔下的词汇、音乐家建构出的旋律以及影视艺术家所有关乎于故事的想象,都属于声音存在的哲学乐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