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海之镜观照自我人生——郭小川《致大海》赏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8日11:22 梁 爽

  大海总是给人提供奔放自由、博大精深、包容万物的文化意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吟咏过大海。我国当代诗人郭小川,也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抒情诗《致大海》。这首诗1956年7月初稿于青岛、12月改于北京,1957年刊于《诗刊》第2期。这是一首以大海之镜来观照自我人生的抒情诗,令人读之心灵震撼。

  郭小川早年在北平求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1940年底,他进入延安学习与工作,成为一名“延安诗人”,也自觉完成了由青年知识分子到革命文艺战士的角色转型,真诚讴歌新生活与新的人民。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当代有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人,创作过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其诗歌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中被称为“郭小川现象”。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指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创作这首《致大海》时,已经是中国作协的一名“诗人干部”,直接参与对“胡风反党集团”与“丁陈反党集团”的批判与处理。身处文艺界风口浪尖的他,时时要承受更多的精神与情感压力,自然也有困惑与迷惘、矛盾与忧虑。这样,他才有了面对大海急切倾诉自我人生的抒情诗《致大海》。

  《致大海》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与明志的诗歌。诗人立足现在,借大海之镜,审视自己的过去,展望自己的未来。诗人这样起笔:“大海啊,我又一次/来到你的奇异的岸边……”面对大海,诗人不断回忆自己的人生,也情不自禁地作着人生的反思。少年时代,“我反抗着,怨恨着,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命运/取得些微的改善”。因此,年轻的个人激进主义者的诗人,“跳出日本侵略者的铁栏”,“登上那飘着英国旗的商船”后,还是找不到方向,“我也仿佛沉入海底,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年轻的诗人甚至感觉到:“夜风呀,吹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可怜的梦幻,残忍的世界呀,何处才有/这个脆弱的生命的春天?”甚至黎明降临、诗人踏上海滨的林荫大道,并在沙滩上思索几天后,仍只有狭小的心灵空间,“与其说是为灾难中的祖国报效,不如说是为了在反抗侵略的战争中/索取对于个人的酬劳”。诗人晨起推窗,在阳光满地的草坪上,微风轻拂,一波又一波的绿水浮动着。诗人愧对大海的博爱,大海的博大宽容没有改变自己。而只有参加八路军后,诗人在“古老而破落的城堡”当中,在红色革命的圣地,被“殷红的大旗”卷进风暴。严谨的部队纪律和党的思想,将他改造成一名有血性的战士了。至此,诗人也完成了从青年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战士的生活与精神转型。

  而现在再次来到大海边时,诗人是“以战士的激情”向大海致敬。“我就是海,我和海的每一呼吸/都是这样息息相通”。正因为这样,诗人再次展开更深刻的人生反思。在博大的大海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渺小,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个人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清算,“现在,我总算再一次地/悟到了我的明哲的神圣,让你的圣洁的水/洗涤洗涤我的残留着污迹的心灵”,并且再次急切表达他想在大海中“永生”的愿望。最后,诗人以4个激情洋溢的递进性排比句表明心迹,进行心灵的自我完善,诗人愿像海燕、像朝霞、像春雷、更要像大雨那样,情感与心灵收束到统一的格调:“普降天下,使禾苗滋长,使大海欢腾……”全诗末尾境界豁然开朗,陡然提升,气象宏大。

  《致大海》是雄厚的,并不只是单纯地描绘着一个形象,而在形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象符号。诗中大海的形象非常丰满,蕴含寄寓着丰富的思想。因此,诗人笔下的大海,就不仅仅只是波涛汹涌、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自然之海,更是心灵之海、思想之海。自我审视和追问是一个哲学命题,全诗内容浑厚,思想丰富而深刻,是与诗中的哲理意味分不开的。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进行渲染和铺陈,讲究节奏和声韵,使全诗激情澎湃,荡气回肠!

  郭小川首先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然后才是一位诗人。诚如诗人自己所言:“诗必须是强烈的,无产阶级的诗更必须是强烈的,我们的文艺无一例外地有一个统一的战斗风格,就是强烈。”在他的诗中,始终在呼唤着人们要找到代替黑夜的东西,呼唤着人们站立起来,投入革命的怀抱中去。郭小川又是一位敢于思考、有自觉艺术追求的诗人,不断追求“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在《致大海》之后,他又创作出《望星空》《一个和八个》等探索心灵的诗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当然,他也因“有错误倾向和不健康的情绪”遭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这首以大海之镜观照自我人生的《致大海》,折射出特定时代的信息,如诗人情感的迷惘与忧虑,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统一,以及时代的文化气质等等。正因为如此,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