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现代文学史讲到“五四”时期,都会提到他,但又往往言之不详,或者囿于历史成见未能给他以客观公允的和全面的评介。至今,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刘大白的人并不多。新近出版的刘家思的《刘大白评传》(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下简称《评传》),是“五四”作家研究的创新之作,经过作者深入细致的钻研,取得可喜成果,把我们对刘大白的认识推进了一大步。
刘大白是个具有思想复杂性的人物,不仅人生经历是复杂的,其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以往现代文学研究中,只是把刘大白定位为初期白话诗人,而对他的诗歌又往往只肯定《红色的新年》《卖布谣》这一类政治抒情诗和歌唱底层人民的叙事诗,这是很不全面的。刘家思的《评传》对刘大白做了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貌。从中我们看到刘大白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根基深厚的著名学者。他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曾荣膺拔贡。1896年便已踏上文学道路,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观,开始了诗歌创作,古典诗词与白话诗俱佳。1897年从教,相继担任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并在大学任系主任、秘书长等。1905年加入光复会,踏上革命道路,与其他几位革命者并称绍兴“三杰”和“四君子”。“二次革命”失败后避难海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积极宣传新文化,提倡新文学,当时是著名的“浙江四杰”、浙江文坛“三叛徒”、浙江一师“四大金刚”之一。他还是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曾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组织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的进步团体悟社和革命组织任社,不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和中共浙江省杭州党小组在其寓所诞生,还参与组织衙前农民运动;1924年国共合作期间,他信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当时许多中共党员一样,加入了国民党,主张国共合作,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教育事业。大革命失败后,出于对中国革命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他应蒋梦麟的邀请,1927年5月起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1929年起又任国家教育部常任次长、政务次长,并代理部务数月,以期践行民权,健全治权,教育和唤醒民众,促进民主共和,推进民主革命。《评传》以翔实的史料、精到的评述,还原了刘大白的真实人生,展现了他在现代革命史、文化史、文学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贡献,填补了刘大白研究中遗漏的许多空白。毫无疑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收获。
为了把历史的叙述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作者曾在国内外几十家图书馆、档案馆和纪念馆搜寻、发掘,收获了丰富的资料,而且对这些史料进行鉴别、整理,把文献考据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使得过去流传的关于刘大白逃婚、出家、少年拔贡、红衣女郎等一系列错误传说得到了纠正;也对他加入光复会、退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国民党、入阁教育部以及与蒋介石的关系等诸多模糊不清的史实得到了辨正;而且对他为什么从反体制的革命阵营走向体制内而最后又逃离出来,以及为什么不管命运的悲喜沉浮都不放弃文学和学术等等问题作出了独到的解答,这些部分是本书的重要学术价值所在。
《评传》不仅在阐述刘大白真实人生的完备性上具有开创性,同时也很重视立体地展现刘大白的精神世界特征,系统论述了刘大白反封建意识的生成,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记述并分析他如何接受“无政府共产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又信仰三民主义,还研习过佛家理论。对传主性格特征的探问也相当重视,深入总结了刘大白刚强勇猛、敢于担当、不怕牺牲、友善泛爱、廉洁奉公、孤独寂寞地甘居幕后的主体性格及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所有这些,都置之于中国现代社会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中展开研究,运用系统论观念,融社会批评、文化剖析与主体批评于一体,多维度地对传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生状况、卓越成就与诸多贡献予以整体梳理、把握和评价。从而揭示了刘大白从一位封建科举士子转变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政治革命先驱者的心路历程及其主客观原因;又从这一具体的个案揭示其所蕴含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近代知识分子走向现代的精神轨迹,其学术意义超越了作家研究本身。既可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教育、学术与革命史的研究提供参考,又能烛照知识分子的现实人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评介刘大白的文学贡献方面,《评传》也有不少突破性的成果。人们看到刘大白堪称文体家,虽以旧文学步入文坛,却不愧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充分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治风云的变幻,热切地关注世态,表现了强烈的革命理想,显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审美取向。他不仅有历来为人称道的红色抒情诗和底层人民生活叙事诗,还有爱情诗、哲理诗、写景诗、儿童诗等,都为现代白话新诗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又是现代散文(杂文)的开创者之一。最初的散文发表在《绍兴公报》上,“五四”时期以白话杂文形成影响,之后以小品文和政论文为主,其强烈的现实指向、犀利的笔锋、鲜明的思想、流丽的表达以及独特的文体形态,显示了他非凡的创造力,对新文学的创建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作者收集、研究了几百篇他的散文,对于研究刘大白和现代文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刘家思的这部《评传》没有把刘大白仅仅作为一个初期白话新诗的作者看待,他为一位作家写评传,却非局限于文学领域的论述,而是全面地介绍、分析、评论刘大白,考察其生平,从他多方面的思想、事迹和经历中对人物做总体的解析,刀锋所及,达到一定的深度。经过这样一番观照,回过头来再看人物的文学成就,再来解读那些作品,便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在作家评论的方法上也给人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