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情节类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3日07:35 杨 鹏

  叙事学对情节类型的研究是一种演绎研究,它一般从少量作品中获得假设,然后推广到整个叙事作品中去。同时,情节类型的研究也是一种共时研究,它对类型的历史不感兴趣,它关注的是理论上的衍生而不是对个别类型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描述。情节类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型与非线型;另一类是转换型与范畴型。

  线型又称故事型,是情节的形式分类。线型分为复线、单线和环形三种子类型——

  复线由四个层次组成:主线(围绕主人公发生并在故事中起支配作用的故事线)、副线(贯穿整个作品的次要主人公的一系列事件)、作为背景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可出现在作品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之中)、非动作因素(即作品中关于哲学、社会、历史、道德的思考和论述)。在动漫作品中。利用复线方式来写故事,可以将复杂的情节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波澜壮阔的态势。复线类型的卡通作品以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为代表。

  单线指只有单一线索的情节类型,和复线相比,它去掉或减少了其他层次,只具有主线这一层次。单线类型适用于情节紧凑、人物有限、结构简单的动漫作品,如《机器猫》《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

  环形情节的主要特征是缺少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全文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环形情节中的小故事有两种连接方式:连环式和并列式。连环式一般是从一个故事中引出另一个故事,如我国白话小说《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并列式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构成,如犬木加奈子的《玩偶奇谈》,不过环形情节在动漫作品中不太多见。

  非线型情节类型是相对于线型情节类型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打乱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淡化人物和情节。这类作品在商业化的动漫作品中几乎没有,但在一些探索型的动漫作品中则偶有见到。

  转换型和范畴型是从语义层面上总结的故事类型——

  转换型情节指情节由一种情境转变为相应或相反的另一种情境,它显示了情节在语义上的发展变化。转换型情节大致有两种趋势:发现和对立。发现是一种逐步揭示或证实事件真相的情节类型,它体现为不断追求和寻找的模式,具有认知特征。发现模式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渡,这一特征最明显地体现在侦探类的动漫作品中,如《傀儡师左近》《金田——探案》《名侦探柯南》等;也体现在那种对自己身世之谜的揭示的动漫作品中,如《七龙珠》里悟空对自己身世的探寻。第二种是从假象到真象的揭示过程,即故事一开始显示一部分信息,这种不完整的信息使人物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当故事中被遗漏的必要部分被补充进来,或者情景急转直下,真相才得以显露,这一类型在动漫作品中经常被使用,比如《银河铁道999》。第三种是作品事先预告结局,情节的发展逐步印证这一预告,这是发现模式的一种变体,代表性作品如《圣传》,读者先知道了预言,后面的故事发展和预言一一相符。对立是一种由事件的对抗或事件向对立面转化构成的情节类型。对立情节类型的基本形式是两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如打斗类卡通中常有的正义与邪恶的冲突,侦探类卡通侦探与罪犯智力的较量,等等。

  范畴型情节指用为数不多的具有指代意义的概念或短语去规范和统辖情节。在这种类型中,序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集合,情节被视为某一范畴的繁衍,如“灰姑娘型”就属于范畴型情节的一种。

  情节类型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宏观上把握情节的普遍性质,从而更好地掌握情节设计的规律,在创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