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内心始终燃烧着热情的火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8日08:29 铁 凝

  1913年9月20日,舒群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76年后,1989年8月2日,舒群与世长辞。回望舒群先生的一生,我想大家都会从心底里发出景仰的感叹,他和他那一代作家,他们的生命是多么的波澜壮阔,他们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奔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战斗着、创作着,经受着严酷的考验,始终高举理想和信念的火炬,将生命熔铸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

  舒群是杰出的作家,但首先是英勇忠诚的革命战士。早年的贫苦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独立的品性,社会的黑暗不公使他很早就确立反抗与革命的志向,民族的危亡、家园的沦丧使他奋然而起。“九·一八”事变后,舒群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加入第三国际中国组织,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他年仅19岁。从此,舒群一手持枪,一手执笔,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斗和写作。在担任共产国际洮南情报站站长期间,他用笔名“黑人”发表了大量充满爱国进步思想的诗歌和散文。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抗日救亡艺术团体星星剧社的演出。在险恶严酷的斗争中,舒群经受了一次次生死考验,坚贞不屈,履险如夷。1935年,舒群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抵达陕北,在八路军总司令部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和随军记者。在抗日最前线,舒群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战斗,同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一起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战地采访。《写在太行线上》《记史沫特莱》《记贺子珍》等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1938年,舒群在武汉与丁玲共同创办文艺刊物《战地》。1940年回到延安后,舒群任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文艺栏主编、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他积极参与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筹备工作,会前,毛泽东同志10多次找他谈话,向他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舒群亲耳聆听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受教育和鼓舞,更加坚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1946年,舒群筹办组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领导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和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舒群先生的文学生涯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他的创作,是在血与火的战阵中发出的号角,是历史前进的足音。“九·一八”之后,舒群与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白朗、罗烽、塞克、金剑啸等一批年轻的东北作家,承受着国破家亡、流浪离散的共同命运,在那悲惨的时候,回望可爱的家乡,深情书写白山黑水的大地和人民,有力展现那个时代的纷繁世象和苍茫人心,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东北作家群,舒群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1934年秋他被捕入狱,受尽折磨,仍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没有祖国的孩子》,描写了一位在侵略者铁蹄下失去家园的朝鲜少年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成长故事,这部具有国际主义视野、充满不屈的革命精神的作品,一经发表便轰动文坛,成为他在30年代的小说代表作。舒群这一时期的创作是时代的痛史、民族的心声,表现了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和顽强反抗,表达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深沉的爱以及早日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

  40年代后期,舒群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将革命实践活动与文学创作紧密结合起来,创作了一批反映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的优秀作品。他的小说赤诚讴歌时代巨变,敢于直面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950年,舒群以作家的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创作了长篇小说《第三战役》。1952年起,他转入冶金战线工作,为我国冶金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尽管在政治运动中饱受磨难,但他在艰困的条件下创作了长篇小说《这一代人》,真实地描绘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宏大历史图景。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作品并没有简单地采用二元对立、新旧对比的写作模式,而是以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历史地、具体地表现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尽管病魔缠身,但舒群宝刀不老,迎来了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他的《少年chen女》获得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倾注半生心血创作的系列纪实小说集《毛泽东的故事》,满怀深情地刻画了革命领袖生动感人的形象,一经推出便引起很大反响。

  舒群先生的文学创作成就广为人知,但很多朋友对作为渊博学者的舒群可能还不太了解。今天大家看到的《中国话本书目》就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成果。面对这部50多万字的专著,我们不由得感叹,这是一位多么宽阔深厚的老人,他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胸中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宝藏。可惜天不假年,就在他的第三部长篇《乡曲》即将出版的时候,舒群先生与世长辞。

  舒群是一个大写的人。在朋友们的记忆中,他豪迈、坚强、重情重义、古道热肠。当年孤独无助的萧红在哈尔滨冰冷的旅馆中临产,是舒群第一个前去解救她。萧军和萧红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跋涉》面临出版困难时,也是他省吃俭用凑够了印刷费。他的内心始终燃烧着热情的火焰,他深爱着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深爱着自己的同志和亲人。在艰苦的斗争中他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坚贞刚毅,面对厄运、面对不公正的打击,他镇定从容,从没有被击垮,因为他的信念和理想从未有过动摇。

  舒群是一位视写作如生命,毕生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作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繁忙紧张的革命活动中,还是磨难困厄之时,他从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从没有停止记录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从没有停止记录他的土地和人民的经历。他把这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至死信守不渝。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体现着一个行动的革命者独特的生命体验,把传统性和现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舒群先生生前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生时,作品以作家的命运为命运,而在死后若干年,作家却以作品的命运为命运,或各有各的命运。后人铁面,历史无私。” 我想,历史已经证明舒群的作品和人品都是不朽的。他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遗产,有力地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站在人民奋进的前列、站在时代进步的潮头,作家的写作和创造必定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

  我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进。中国梦寄托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上下求索、流血牺牲的志向和追求,先驱者们闪光的名字都将被我们深刻地铭记,舒群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的风骨和业绩都将成为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隆重地纪念舒群先生,就是要学习舒群先生的精神,自觉而坚定地将自己的生命和创作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与时代、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文学的创造与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本文系作者在“纪念舒群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