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母校给予的不尽诗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8日08:09 巴彦布(蒙古族)

  在诗人徐志摩的诸多名篇中,能被我记牢、又会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的,既不是《再别康桥》,也不是《沙扬娜拉》(尽管只有短短五行),而是他的《石虎胡同七号》:“我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有时清唱着一声奈何”,“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我对此诗情有独钟,因为它写的是我的母校——位于北京西单石虎胡同的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老校址。所以,每当读起这首诗时,感受到的是甜美、亲切和自豪。1987年11月,石虎胡同的校址被改作“民族大世界”商贸集市后,我再读它时,涌来的却是惋惜、痛切和不尽的缅怀……庆幸的是,此处旧址后来被北京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之进行重建——因为很多文化名人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身影和足迹。

  令人慨叹的是:我在母校期间(1958年至1960年)竟不知道徐志摩还有这么一首诗;更不了解这座建造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沉埋着那么多文化历史碎片,是一处如此丰厚的史迹与史话的生成地、陈列点、珍藏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大跃进”的特殊年代下,连正常上课都随时被“深翻土地”和“大炼钢铁”所取代,不了解母校变迁史算得了什么?何况当时对徐志摩的评价还颇有“争议”。

  一直给予我自豪之情的是母校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自1913年建校起(新中国成立前校名为蒙藏学校,1951年起改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母校就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教育学府。在这里,教师严谨、认真、负责,各族同学旺盛的求知欲与进取情怀,特别是来自祖国边远省份同学的淳朴、真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吸引并影响了我。

  母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也为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天地。记得阅览室里摆满了全国各省市区的文学期刊,我读柳青的《创业史》,就是在阅览室里看到的《延河》月刊上的连载。更难能可贵的是,国立北京图书馆将母校列为重点服务单位,该馆每期各类讲座与文化纪念活动都有听讲入场卷发到学校。在校期间,我先后有幸见到的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曹靖华……他们的修为、涵养、思想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都极大地充实了我这个自幼做着“文学梦”的高中生的内心。我的散文诗习作、组诗《草原上的小鼓声》最早于1954年(小学五年级时)在中央电台的少儿节目中播出,后因家庭贫困离开民院附中回哈尔滨参加工作时,重新修改后刊发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抒情诗《黎明曲》被《解放军文艺》于1961年12月发表。

  比文学本身收获更大的是母校引以自豪的革命传统史——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革命先辈,深入到当年的蒙藏学校,在校园大操场上传播马列主义;五四运动,母校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一批又一批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学长们从此走上革命征程;乌兰夫(云泽)、李裕智、多松年……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为理想而奋斗的身影,在校园里成为无形的火焰,燃烧着每个人的内心。我也由此亲身体味到:兄弟民族能在“团结、进步”的大路上坚定阔步,祖国的美好、富强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精神理念,从此形成并贯穿于我的创作到今天,我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力求昂扬的精神情趣。

  再后来,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也罢,十年“文革”中的苦难也罢,附中的教育思想和师生们的面影,始终伴随我在冰城哈尔滨的岁岁月月……

  10年,20年,忆念母校的诗文终于在“四人帮”垮台后,开始喷发,发表于《北京日报》上的《寄石虎胡同》是在1981年5月写的,后来收入诗集《爱的倾吐》中。作品是这样的:

  从我心海上 飞出的五色鸟群啊/日夜向你抖翅欢鸣/是通体晶亮的西单大街夹道啊/凝神站立着 你这条朴素静谧的胡同/四合院里 树绿 窗明/畅饮知识甘泉的 是那北方游牧者的剽悍子孙/槐枣花下 风香 室静/细觅科学之鸟仙踪的/是这南国骄子的亮眸莹莹/忘不了 高山族兄弟的海洋深情/听不够 哈萨克姐妹奔放的笑声/我思念的鸟儿/啄着往事的蜜糖盘旋/是因为 不同语言的伙伴到此  就结成 终身的友谊至亲/浩劫 劫不去心中的花朵/沙暴 迷不住前望的眼睛/在“史无前例”的波涛中搏击/我们获取了 冷静的大脑和 不可玷污的内心/——只有祖国母亲呵 才有我/生命之花开放/只有我的花果满杯/才是母亲祖国最美的笑容/啊啊 西单大街内的一条胡同呵/嗬咿 飞去了的雏鹰群呵 又/飞回来的雄鹰阵……

  而《雪水吟》写的是对藏族同学的怀念。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重回西藏,毅然承担起民主改革的重担,他们的行动和对母校的情感,令人感怀:

  哗哗飞溅的雪水哟/碎银似的 跳跃在我的眼前/你们扬着激情和喜悦/手拨弦子似的 弹响我的记忆之弦……/向高原/忆昨天……/正当西藏的尘沙欲迷天/同窗学友呵 你我分手在天安门前 热泪留给我们的课桌了/双脚已踏上迷雾的高山/二十年战士的跋涉/以生命之春换取西藏的春天/一道道激流般的雪水哟/冲击着混沌与苦寒的雾霰/当朵朵流金的云朵/在雪山上升现/你们顾不上对华发的梳理 伤痕的感叹/中年灿然的笑/又定格为排头兵的相片/曲曲雪山骄子的歌呵/回荡在母校的校园/你飞雪化春水的歌呵/流进各族校友酣饮之泉/对母校 对天安门该奉献什么/我的藏族老校友呵 你们给了我青稞酒般的答案……

  1984年10月,由我参与创办的《诗林》在黑龙江诞生。想起恩师严文井当年对我的教诲:“受惠于前人”就该不忘“施惠于后人”,《诗林》独家开设了“兄弟民族诗人”专栏。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在我的学长、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杨进铨的组织下,母校“民族雏鹰”诗社正式诞生。在1987年附中74周年校庆会上,各族小校友亦即小诗友们,纷纷为母校、祖国作诗,令我老泪纵横……我这个“主讲人”饱享了来自母校新校友所给予的支持与激励。当年的《诗林》国庆号以12个版面刊发了苗、藏、布依等6个民族9位校友的15首诗篇……这次会见,是我与母校师生最后一次在石虎胡同校址的聚会。

  斗转星移。2007年我再一次来到母校魏公村法华寺新校址,我恍如一下子步入了一个全新殿堂的所在,一种圆梦般的神奇与幸福向我涌来……全部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之外,我最关注的文科与校园文化建设也超出了想象——翻阅着师生们编辑的三种精美、厚重的母校期刊:《探求》(校刊·学报)、《华氏100.4》(团刊)、《彼岸文学社·零》。一所中学,3本期刊!仅此一项,在其他中学也并不多见吧。徜徉于校园,感受到世纪之风扑面而来,我听到群鹰展翅声隐隐传来……

  身为七旬开外的老校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亲身感受与耳闻目睹,我唱给母校的歌,只能是这诗情不尽的引吭高歌,以表达“叶对根”的深情:

  自豪吧 母亲/我已属于金色的北京/知识的殿堂明亮温馨/回荡着全中国的乡音乡情/……朝霞灿烂 春光万里/高扬的旗帜是“一切为了学生”/母亲 我是你的梦/校园是我圆梦的魂/梦绕魂牵 行进着/一代华夏新公民/……我以民大附中为荣啊/是她的人才之星发射场/正为共和国 打造着 一颗颗新星……

  加油吧 同学/感受咱们肩上的分量/就是在看初升太阳的升腾/课堂内外有我们的自强自信/……秋阳朗照 蓝天万里/行进的歌声是“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是校园的花/校园是我们的根/花的原野 歌唱着/劲松 栋梁和雄鹰/……我以民大附中为荣啊/是她的各族新星基地大苗圃/正为共和国培养着/一群群赤子精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