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农民寻求幸福梦想的百年历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4日08:45 王 觅

  “在中国全部的历史生活中,农民是以最艰辛的生存与劳动作出最大贡献的群体。他们虽处在社会最基层,却是全社会该用仰视的目光崇敬的。”渴望为农民写一部书,是作家王宏甲和刘建长期以来共同的心愿。带着这份认知与敬重,他们深入广东省一个贫困乡村进行考察,写出了25万字的报告文学《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10月12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在京为该书举行了研讨会。李敬泽、续文利、邓碧泉、梁鸿鹰和20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进行了研讨。

  足荣村是广东雷州半岛上一个仍有许多茅屋的贫困村,至今仍在搞“消灭茅屋工程”。茂德公世居于此,其曾祖福源公崇尚“耕读传家”。他本人年轻时曾有志于勤劳置田当地主,但一系列历史事件将他的梦想打碎。福源公以下第六代传人陈宇是茂德公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他辞去了在银行的工作,选择了返乡创业,运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把家乡的穷山荒岛和农民资源都利用起来,让在外打工的农民回乡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陈宇的作为对当代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启示作用,曾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肯定。《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正是以茂德公家族的奋斗史、致富史为线索,跨越了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百年历史风云。作品通过这户农民几代人与土地、与梦想的深刻关联,思考具有浓郁文化传统的中国农民如何历经坎坷寻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与会者认为,《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深刻地描绘了茂德公家族的百年变迁,令人信服地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鼓与呼,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智者眼光探索着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足荣村及茂德公家族可谓是百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不断进步的缩影,全书把这样一个贫困的中国小村庄放到当今世界历史坐标系上进行分析和探究,叙事、抒情和思考相交织,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拓展了纪实性文字的表现空间,使作品充盈饱满、深邃厚重、多姿多彩。

  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群体,他们的梦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数亿人的诉求和利益。现在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很多村庄变成了“空壳村”。乡村的穷困该靠谁来改变?作者认为这是当前农村的突出问题之一。而陈宇和他的乡亲们就在以自己的努力讲述着一个穷乡僻壤争取共同富裕的故事。与会者谈到,这部作品在对历史和当下的真实叙写中,思考着如何改变乡村面貌和命运,可以看作是一个农民“回家”的标本。作品对如何正确认识农村和农民现状,如何使农村更好地实现城镇化目标并创造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的自我循环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