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以都市为背景的电视剧(以下简称“都市剧”)中,不乏离开故土、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形象,他们是现实生活中“进城农民”的缩影。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如何塑造好他们的形象,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目前都市剧中的农民形象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和短期进城的农民三类。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都市剧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主要有保姆、私营业主等。如《我的美丽人生》中的王小早,从保姆做起,创立家政公司,追求设计师金波也积极主动。如《夏妍的秋天》中的小娟,遇到电梯故障,愣是把雇主家的老先生从十几层高的楼上背下来,她还偷偷给嚷着涨房租的二房东在农村的妻子写信、寄路费,帮他们一家在京团聚。这两个保姆形象善良纯真。
老一代农民工是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而言的。作为较早进城的先行者,常常是女人当保姆,男人做建筑工,这一点在都市剧中有反映。《新结婚时代》中的保姆小夏,是建国的老乡,勤谨、朴实、本分。当建国怀疑她偷钱时,她愤然辞职。建国岳父重病时,小夏不计前嫌又来到顾家帮忙。建国的哥哥建成是建筑工,怕影响建国和小西的生活坚持搬回工地住。小夏和建成不怕吃苦,善解人意,顾全大局,体现出老一代农民工的特点。《夏妍的秋天》中,工头老张是新时代中的老农民工,他收留了沦为马路歌手的王小柱,管吃管住,听他唱老歌,当老张得知王小柱装疯卖傻就是想离开工地去寻找音乐梦想时,便爽快地送别王小柱,并和工友们一起资助他出了唱片。老张不仅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有能力爱别人。
短期进城的农民,以跟随子女进城的农村老人居多。《国门英雄》中,海关副关长关汉生的母亲,是一位智慧型老人。关汉生被诬陷受贿接受调查时,当娘的警示儿子:“咱老关家门风正,流辛苦汗,吃明白饭。”老太太不喜欢儿媳,却支持儿子卖房子为她治病。她常对抱养的孙子说,不记生恩,要记养恩。《新结婚时代》中,何建国的父亲是一位“愚顽”型的老人。他有典型的农民式思维:一是觉得儿子在京工作,亲家在北京有根基,什么事儿都能办;二是认为媳妇得听儿子的,儿子得听自己的。由此引起了两家人不少的矛盾。《新上门女婿》中田冲的母亲和舅舅是务实型老人。面对富贵逼人的亲家母陈总,他们知道没能力为田冲在城里买房,便违心地接受了“倒插门”的条件,隐忍背后有大爱。短期进城的农民还包括进城办事的农村亲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老家蘑菇屯来的人、《新上门女婿》中借住钟家的田家庄村长、《请你原谅我》中被何东骗了钱来要账的村民等。
都市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值得肯定。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不再只当小保姆、上建筑工地,比起父兄,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渴望扎根城市,而不是赚钱拿回老家花。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特征,他们以城市为家,恋爱结婚,创业赚钱。都市剧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塑造精准到位。对短期进城农村老人的刻画,真实反映了乡土文明的质朴本色以及同城市文明的冲突。但都市剧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形象不真实。都市剧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塑造是可信的,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刻画还不成熟。小娟天真善良近乎头脑简单,年纪轻轻没文化,不符合生活常态。《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好媳妇”潘美丽对公婆的极度孝顺,对丈夫出轨的极度宽容,缺乏足够的生活依据。新时代的老农民工老张对音乐的痴狂也像中了邪一样。农民是淳朴的,但不是简单的。农民是善良的,但不是无原则的。农民也有艺术生活,但不能人为地制造出老张式的疯狂。如果编剧能够体察农民工真实生活,把握典型人物背后的典型环境,那么对农民工及他们生活的呈现就不会是丑化、夸张甚至是偏激的。
第二,创作不真诚。态度真诚,才能创作出真实的人物。“三贴近”在艺术创作领域就是要体现真诚,以大爱情怀去观照进城农民,通过客观的视角来表现他们。当前都市剧中的农民、农村,也往往是“都市创作群体眼中的形象”。《王贵与安娜》中王贵老家的脏、破、臭,《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潘美丽“好得让人受不了、就是说话声音太大”,都是带着俯视姿态的都市视角。《新结婚时代》《新上门女婿》《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对乡村视角的呈现就很好,建国父亲、田冲母亲、舒一乐姥姥的形象是鲜活真实的,建立在真实之上的家庭冲突及背后的城乡文明的冲突也是细腻可信的。真诚不等于回避缺点,而是要带着一份深厚的情怀写人。这样的都市剧才能成为促进城乡文明和谐共融的一座桥梁。
第三,职业太局限。都市剧中的新生代农民形象还有待开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我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有8487万人,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覆盖面相当广泛,从物业管理员、保安员、服务员、快递员、厨师、理发师,到餐厅老板、网站店主、书商、装修公司老板、公司职员、电视台制片主任……而当前都市剧中,新生代农民工还在做保姆、建筑工人,对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群体风貌的展现是非常欠缺的。都市剧中的新生代农民,大多被塑造成没什么文化,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全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真正的“白丁”农民已经极少了。当前都市剧对他们的形象定位明显滞后。
目前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的时期,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的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55%,其间1.5亿中国人将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转换。这个数据是按常住人口来计算和统计的,也就是说把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也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他们的城市化劳动与生活是常态性的,他们真实地支撑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电视剧也应该真实地再现这一进程,不该忽视在影视剧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