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是《新周刊》总主笔肖锋近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魔幻时代。老辈人与新世代,大城市青年与乡村青年,时时处处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分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较之从前截然不同。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万象,肖锋的《在大时代,过小日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是一个从业多年的资深媒体观察者、一个有深刻忧患意识的“60后”,对中国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了解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希望,过大日子的人别去折腾过小日子的人。什么浩大工程、丰功伟业,别以他人的小日子为代价。一句话,别折腾老百姓的小日子。
中国特色的情商管理学
目前的中国,大部分管理书在讲述现代管理、现代商业精神的时候依据的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些资本主义理论套路,而《情商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是一本少有的以中华文明为基点对现代管理、现代商业生发出启示的书,其中有不少原创性的解读。
针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核心:如何处理好利益分配与情感沟通的问题,情商中国》开篇就提出——不平等产生情感,不公平产生情绪。进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生活空间广阔无边,基本结构仍然是利益和情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很多问题,推原论始,都可以追究到利益分配或者情感交换的失宜。因此,利益分配的是否公平和情感交换的是否平等可以作为审视和解析各类社会现象的工具,从而自觉地消除不良情绪,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良性互动,妥善地管理人们的生活、生命。作者徐彦平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进入管理学,带着读者在古今中外纵横穿梭,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想启发。
追寻信任的光芒
在这个被认为诚信缺失的社会,人与人是否还有信任?
刘美松,从深圳驾车出发,100天,走遍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他身无分文,却凭借帮助独驾中国。行程28510公里,打下欠条共计222张。 面对怀疑、不解,心怀焦虑,刘美松如实记录了一路上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得意。正如作者所言,《欠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是一本琐碎的书,“琐碎的时间,琐碎的沟通,琐碎的无奈和琐碎的等待。正因为这么多琐碎的寂寞,让人变得坚持和安静。谁不是在琐碎中度过一生,只有琐碎中的积累、坚持,才让人变得坚强或者强大。与您分享的,也就仅仅是这抹布一样的碎片,但愿它能擦洗得到我们内心某一个小小角落,对周边的人,发出些许信任的光芒。”
品读红楼 洞穿当下世态
蒋勋说,红楼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却有几人能读出其中的非同凡响?作者陈艳涛通过《红楼梦》参悟人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成长经历、职场感悟融为一炉。在《花非花 梦非梦》(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那些感性、犀利的文字后面,是直截了当的现世批判,是理性自由的精神追寻,是灵魂深处最细微的颤动……
作为现代都市人群中的一员,作者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更现代、更世俗、也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简单地说,这是一部以《红楼梦》为蓝本的都市生存指南,作者抛开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现代生活的一次预演。
画笔下的挣扎与坚强
该书记录了一个中央美院毕业生从无奈、迷失的内心挣扎到成为正能量的化身的探索过程。这位“80后”女孩当过瑜伽教练、儿童画老师、大学老师、创意设计、乐队主唱等等,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童心未泯的女孩是如何对抗抑郁症、暴食症、焦虑症的结合,还有中药、西药、假药的折磨,但经历这些后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最终选择了以画画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并用绘画记录着自己这段灰色的人生经历。作者以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和令人无法抗拒的图画作品,回顾了“80后”共有的美好童年和她那段与众不同的抑郁灰色印迹。纵览《其实没那么糟——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彭瑶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书中的文字是质朴真诚的,她毫不避讳的讲述给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力量,同时引导了普通人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而其中传达的意义正如书名一样——“其实没那么糟”,消极与逃避不应是我们的标准答案,真正的内心强大才是成长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