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舞蹈艺术的质朴回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30日07:59 陈先义

  没有虹霓闪烁的舞台布景,没有豪华阔气的环境包装,一切全靠演员在舞台上的真功夫,一切都回归到了舞蹈艺术本身——这就是2013年全军舞蹈比赛决赛。所有观众不由得感叹:这是真正回归艺术本体的比赛,少了过度包装的演出,更加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艺术家们最终拼的还是艺术水准的高下。好像是为党中央关于文艺的一项重大决策提前作了预测和注脚一样,就在大赛闭幕的当晚,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部门联合下文,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勤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全军舞蹈比赛无疑在贯彻落实中央决定中走在了前列,给全国文艺战线抵制“四风”带了个好头。

  这些年,全国各类舞台演出的铺张浪费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动辄就是超级明星与缤纷焰火齐飞,高价大腕共奢华舞美一色。不容否认,一些不重内容拼形式、不拼质量比阵容的晚会,在部队也同样存在。在各种豪华晚会高价聘请的大腕行列中,也同样不乏军队文艺工作者的身影。它严重影响着军人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本次大赛,主办部门在赛前就定调,坚决贯彻节俭办比赛的精神,要求不拼形式拼内容,不比豪华看质朴,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将是比赛评奖的最高标准。实践证明,少了豪华包装,去掉娇柔粉饰,艺术回归了艺术本身,更加吸引观众。参赛的全部41件作品,是地地道道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它们无不带着浓郁的生活韵味,无不带着崭新的时代气息,是真正为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作为靠肢体语言传达思想、表现美感的舞蹈艺术,要真正达到感染人感动人的目的,实属不易。然而,这次参赛的不少作品,是真正称得上感动了观众的好作品,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舞蹈艺术创作的难得精品。比如,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双人舞《夫妻哨》,作品取材于衡山之巅一个夫妻哨所的真实故事,演员们把一对令人感佩的爱国奉献人物叙述得生动传神。叙事本为舞蹈所短,但编导却运用一个个细腻的动作、一个个感人的细节逼真地塑造人物,多处让人潸然泪下。与之相比,海政文工团呈现潜艇兵生活的作品《深潜深潜》,舞台表演的空间要狭小得多。编创人员充分运用意向思维和象征手法,以四个滚动的圆环加以巧妙组合,逼真再现潜艇舱的场景。大洋深处,艰苦的艇员生活,寂寞和枯燥自然是官兵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编导只用一把口琴,就把这种特定环境的特殊生活表演得感人至深。大洋深处传出的那优美旋律,丝丝拨动观众心弦,一群以国家使命为己任的潜艇兵以苦为乐的乐观情怀,被刻画得生动传神。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奉献的群舞作品《步调一致》,不以叙事见长,这样的非细节故事题材,若弄得不好,作品就会像是演绎光荣传统的团体操。出人意料的是,由于编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这件作品被公认为是本届大赛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好作品。编创者精湛的舞蹈语汇,完美的音乐设计,使一个本无故事的舞蹈作品被演员表现得波澜起伏。特别是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脍炙人口的旋律伴着演员们矫健的舞姿,在舞台上形成完美统一的结合时,令所有在场观众无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这既是运用艺术对光荣历史的追念和回忆,也同样表明了当今新一代军人继承传统的决心。像这样一些优秀作品的推出,被专家评委高度评价。作品在追求思想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上力求创新,对军旅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启示意义。

  本届比赛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参赛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着力表现。参赛的作品,几乎全部表现的是生活的“现在进行时”,洋溢的是浓郁的当代军营生活气息。不管是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还是群舞,观众从中都可以听到人民军队向前进的隆隆脚步声,都可以看见当代军人成长的串串足迹。透视着阳刚之美和英武之气的双人舞《掰腕子》(总政歌舞团)、群舞《从这里出发》(解放军艺术学院)、《班长班长》(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发射场上的女兵》(二炮政治部文工团)、《猎鹰13行动》(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以及表现空军生活的双人舞《一起飞》(空政文工团)等,都有来自生活的细节和场景。从当代军人的崭新英姿里,观众不仅可以品味到现代军人文化素质的鲜明变化,更可以看出当代官兵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成长,这就是谋打赢敢打赢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保卫国土安全的坚强意志。群舞《超越》(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魔鬼日》(武警部队政治部文工团),独舞《海之翼》(海政文工团)、《训练日》(总政歌舞团)等,都在表现当今军营生活方面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创新和发现。

  作为军旅舞蹈大赛,既要表现人民军队英勇善战、敢打胜仗这样一个思想主题,同样在艺术的追求上也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军旅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既包括沸腾的演兵场,也包括官兵的精神世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自己保卫的地域和民族风情的歌颂,同样也是本次大赛的题材和组成部分。在这次比赛中,一批表现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舞蹈作品,使大赛更具多姿多彩的特点。特别是一些表现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的作品,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受到专家评委和观众的高度称赞。如表现藏族地域文化的群舞《戴天头》(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把一个关于西藏少女的民俗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还有表现新疆维吾尔族风情的群舞《我的长发》(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以及表现海疆生活的群舞《渔光曲》(海政文工团),还有群舞《花开有声》(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等,展示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表现了当代官兵丰富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正是这样一些题材多样的作品,使本届比赛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特色,而且在艺术性和娱乐性方面,满足了观众多方面的文化审美需求。

  党的十八大对文艺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是文艺要“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本届军旅舞蹈比赛中,一批军旅舞蹈艺术家以自己高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张扬文艺引领社会、教育人民的功能上,自觉地肩负起了以先进文化积极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责任,特别是对艺术质朴回归的自觉张扬,更是对节俭精神的引领,为新时期的文艺做了个样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