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应加快社会文明的进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30日07:26 文 畅

  文明,是社会成员行为表象和内在素质的标志,是社会发达程度在精神层面的表现。中国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唐代“贞观之治”时期不仅经济发达繁荣,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就是社会文明也为世界各国所仰慕,“万国来朝”、“宾客云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对那时社会文明状况的真实写照。当时长安城就有近千名日本留学生来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中国的文明礼仪为日本所采纳和借鉴,日本的文明礼仪有中国的因子。届至宋代理学的兴起,又把中国的文明向前推进一步。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抒写过灿烂辉煌的篇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情巨变。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被颠倒的历史又重新颠倒过来。党和国家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明、又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已成为社会的重要建设。20年前有位友人问我:“中国的文明什么时候能达到最好水平?”这样的问话一时让我语塞,我想了想,告诉他:“目前党和国家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再过20年就会呈现最好的文明水平。”如今20年过去了,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但又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就是国人无不痛心疾首,甚至多有责骂之声。在政界,贪污受贿,买官鬻爵,生活腐化;在社会上,坑蒙拐骗,造假贩假,殴斗杀人,抢劫盗窃;在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随地便溺,随地乱扔垃圾,在饭店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呼小叫,相互撕斗;在家庭,虐待老人,虐待子女,邻里争吵,等等,社会文明正走向下滑之路,走向沦伤之路。上述诸种社会不文明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复杂的原因,这可让社会学家们去分析研究,我这里要说的是面对这样的文明状况我们的文学工作者应当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学作品应当如何反映,这是一个严肃而又迫切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艺创作呈现出新的发展繁荣,但这一时期文艺反映的除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外,主要是反映思想解放与思想僵化、改革开放与阻碍改革开放、反腐与倡廉的矛盾斗争,以及爱情纠葛、人世恩怨、农民工生活艰苦等题材,而社会文明尚未被作为一种独立的题材予以抒写与反映,而在其他题材中也很少有反映社会文明的内容。相反,在一些小品和二人转文艺节目中,尤以二人转尤为甚,竟然表现粗俗和低级趣味,似乎引人发笑就是好节目,把“好笑”视为文艺标准。我曾从调研角度看了几场二人转,有些粗俗话语简直不堪入耳,极大地损伤了社会文明,观众在笑声中受到不文明污染。这是特别值得注意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文学创作指导思想上要做调整。社会文明关系到全民素质和国家的公信度以及国家在国际上的威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环境的净化,文学理当将社会文明作为一种重要题材进行采撷和抒写。而社会文明的题材在社会生活中遍地皆是,俯拾即有,关键是我们的文学工作者,我们的作家在创作思想上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赞扬社会文明,贬斥社会不文明,是作家的一种担当,一种良知,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作家应自觉地担负起这种社会责任。

  其次,要塑造社会文明的典型,引导和培育民众的文明修养,从而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时下,社会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处都有,问题相当严重。即指食品造假而言,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正如有人所说,现在社会上什么都有,就是不敢吃。这就不是社会文明。再就公共道德而言,随地吐痰、便溺,喧哗、吵闹,不仅遍行国内,甚至带到域外,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格。问题确实普遍而又严重。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一面的同时也需看到社会文明良好的一面,社会文明的先进典型和事例仍不乏存在。中央电视台几乎每天都宣传社会文明典型,令人敬佩感动。我们的文学作品就是要反映文明与不文明的矛盾和碰撞,以文明战胜不文明,或者是以文明代替不文明。这样的作品主要是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感染作用,而绝不是把揭露问题放在主要位置,失去文学是引导民众前进灯火的作用。这一点也是写作时应当注意的。社会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虽然社会上到处都有,但要写得更集中、更概括、更有代表性,作家还得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多种多样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提炼概括,使所创作出的作品有血有肉,能打动人,有可读性,而非公式化、概念化,起不到感人化人的作用。

  反映社会文明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体裁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写得生动深刻,都会有广泛的读者。社会文明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反映这方面的文学作品自然会受到读者的关注。

  第三,文学无论表现什么对象,都要展现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文明与不文明,都是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于社会的各领域和各层面。凡是有社会生活,就有文明与不文明的问题。比如写农村题材自然离不开农民,可是而今农民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文化状况的变化使农村的文明也有了新的提升,野蛮、愚昧的情况已有较大改观。但而今农村不文明现象却有新的表现和新的特点,比如环境脏乱,说话粗鲁,虐待老人,打架斗殴等。所以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也应反映文明与不文明的碰撞,用文明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写工业题材的作品,也应写文明与不文明问题,今天工业企业里的工人基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特别是企业各层次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大都是大学毕业,因此应该改变过去写工厂领导和工人都是“大老粗”的写法。总之,无论撰写哪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有个展示文明与不文明的矛盾和碰撞问题,就看作家心里是否有反映社会文明这种观念和生活内容以及如何精巧构思了。

  文学本身就是创造精神文明,同时又是为提升社会文明服务。作家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就应当以净化社会灵魂为己任。那就让我们的文学工作者,让我们的作家,为提升社会文明起积极的助推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