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朝鲜战争胜利60周年。当年,在总结志愿军为何能打胜仗时,毛泽东曾非常精辟地指出:中国军队钢少气多,美国军队钢多气少。这里的气,就是指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人是要有些“气”的,这就是俗话说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军队更是要有些“气”的,这样才能攻必克、守必固、打硬仗、打胜仗。军旅影视作品作为反映军人生活的艺术形式,也要气贯长虹、气冲斗牛、气壮山河、气势磅礴,即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旋律。
要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勇气,顾名思义,就是勇敢之气,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勇气,是军人最重要的品质,表现在战场上,面对强敌,敢于亮剑,谁也不怕,“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表现在平时,什么困难都压不倒,藐视一切拦路虎,再艰巨的任务也勇于担当。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有了勇气,就有了胜利的前提,不论是《历史的天空》里姜必达们的生死之搏,冲锋陷阵,还是《亮剑》里李云龙们的浴血奋战,金戈铁马,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真理,表现了我军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霸气,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一种胸有成竹的潇洒气度,是一种蔑视丑恶的坦荡胸怀。“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霸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霸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霸气;“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霸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是霸气。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不怕牺牲,敢打硬仗,藐视一切敌人,是一个充满了“霸气”的军人形象。而眼下,军队要实现强军目标,也要继承先驱的霸气,爱军习武,苦练精兵,蓄气励志,以“灭此朝食”的气势,准备打硬仗、打恶仗;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自信,歼灭大小贼寇,捍卫国家安全。
要有威武雄壮的阳刚之气。阳刚气,指的是优秀男性所具备的突出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不怕牺牲等。尤其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准备流血牺牲的,如果没有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没有英雄主义和顽强作风,打起仗来只会一触即溃。近年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军旅影视剧中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阳刚之气的革命军人,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成为许多青年军人崇拜的偶像,剧中名言“不抛弃,不放弃”也成为响亮口号不胫而走。这类作品激励每个军人都要崇尚阳刚气,远离脂粉气,一举一动要有军人的样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志做“飞将军”,多唱“大风歌”, 向往金戈铁马,勇于建功立业。
无气不足以勇,少气不成其师。克劳塞维茨曾经形象地比喻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刀刃。”优秀的军旅影视剧,也应成为军人的精神食粮,激励军人养气聚神,苦练精兵,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国家建立可靠安全屏障,使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