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品质取代奢华场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6日08:49 李晓晨

  日前,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文化领域自身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的具体表现。通知在反对铺张浪费、豪华奢侈、大操大办的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要“少而精”,切实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这些要求反映了民声民意,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确立了规范。

  一段时间以来,文艺晚会、节庆演出过多过滥、烧钱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陋习。从跨年晚会到春节联欢晚会,再到各种音乐歌舞类选秀节目,豪华奢侈几乎成了这类文艺演出最明显的特征。许多业内人士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大制作、大舞美、大场面、大明星才能吸引观众,获得掌声。殊不知,这种不良倾向早已屡遭诟病。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就曾提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有这么多的晚会,什么事情都能办个晚会。一个晚会用多少材料,搭台、喷塑、灯光,且不说几百万、几千万的费用,产生的垃圾都不知道往哪儿堆。”这样的说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谁都知道,那一笔笔庞大的支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政府埋单,说到底,最终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但是这些钱是否花在了刀刃上,却很难得到有效监管。

  “钱越花越多,可没见节目质量提高多少。这些钱进了谁的口袋,老百姓真的从中受益了吗?”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柳建伟认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要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晚会、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企资金捧“明星”、“大腕”等规定,从根本上管住了“钱袋子”,从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的资金来源上“釜底抽薪”,这有利于遏制豪华奢靡之风,引导文艺演出朝着接地气、重内涵、保质量的方向发展。“现在,一台大型的综艺演出光舞美动辄就几百万、几千万,明星漫天要价、走穴假唱成风,这已经波及影视界、音乐界和戏剧界。长此以往,会损害演出市场的有序运行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构建。”

  从宏观来看,文化领域的豪华奢侈之风不仅有损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民生和文化投入,最终损害的还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微观来看,盲目比阔气、讲排场、拼明星更是降低了文艺晚会演出的艺术品质,影响了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最终导致这类演出活动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此,一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大型综艺节目总策划的中央电视台导演秦新民认为,现在许多文艺晚会和演出都是“面子工程”,是文化政绩的一部分,而且各地还互相攀比,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这些演出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的虚假繁荣,助长了浪费奢靡的社会风气。由于贪大求华,主办方热衷追捧大腕明星,组织鸡尾酒式的拼盘演出,却忽视了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质量,反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许多优秀的节目无法同观众见面,一些优秀演出团体也因此“有米无炊”,缺乏足够的演出平台和机会。“正常的文化演出市场因此遭到破坏,许多演员颠倒了基本的价值观念,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凭借炒作出名,不注重提高业务水平,长此以往,健康的艺术人才生态将遭到破坏。”

  奢靡之风在文化领域盛行,说到底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没能树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因此,“文艺为了谁”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认为,现在许多业内人士把奢华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标志,好像一提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市场化,一说市场化就要搞奢华,一办晚会演出就要拼明星、讲排场。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即文化活动的受益者到底是谁,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些豪华晚会和演出是办给谁看的?那么高的门票有利于普及提高文化吗?如此劳民伤财的行为能得到老百姓认可吗?”欧阳逸冰建议,从业者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提高节目质量上,“艺术应该具有感染人的力量,而非用来哗众取宠”。

  力戒奢靡之风,应该用艺术品质取代奢华场面。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才是文艺演出的根本,文艺活动惟有回归艺术本体,遵循自身创作规律,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中国舞协主席赵汝蘅在采访中谈到,创作一批留得下、传得开的文艺精品才是最重要的。她说,许多大制作、大投入的晚会演出都是一次性的,这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艺术家应该把目光聚焦到提升节目质量上,深入生活、搞好创作,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可以反复观赏、具有永恒魅力的晚会演出。

  具有永恒魅力的文艺晚会演出绝不单单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更应该承担起必要的文化责任和使命。对此,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提出,有些时候人们需要歌舞升平的文艺晚会和演出,但还有些时候文艺活动应体现忧患意识,向着更深入的方向探索。一些演出节目热衷于大型团体操式的表现方式,这样一来,文艺活动成了应付节庆、政府企业“形象工程”的手段,这类节目往往缺乏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既无法反映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把观众搞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认为,应该从导向上强调文艺晚会演出的责任和使命,这样可能使戒除奢靡之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戒除文艺活动中的奢靡之风,从根本上说自然要树立勤俭节约、清廉务实的优良作风,而着眼于提高文艺活动的艺术品质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金碧辉煌的舞美布景,不是走穴假唱、到处赶场的明星,也不是炫奇炫技、夸张肤浅的表演。对于老百姓来说,一首真正打动人心的好歌可以反复听很多年,一部真正触动心灵的电影值得一遍遍观赏,一个真正有料有包袱的相声小品能够引起会心一笑并愿意同亲朋好友分享。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新精神,增强艺术原创力,文艺活动才能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完美统一,在观众心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